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49959
大小:48.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9
《新资源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新食品原料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工作,根据《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申请新食品原料行政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卫生监督中心申报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估材料,应当符合本规定。 第三条新食品原料应当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且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 符合上述要求且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和受
2、理范围: (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GM1满足此条件) (三)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 (四)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 第四条以下情形不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范围: (一)不具有食品原料特性; (二)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的; (三)国家卫生计生委已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其他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新食品原料管理要求的。 第五条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对申请材
3、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第二章 申请材料的一般要求 第六条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材料原件1份,复印件4份。申请材料应当完整、清晰,前后内容表述一致。外文应当译为规范的中文,文献资料可提供中文摘要,并将译文附在相应的外文资料前。 第七条新食品原料申请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照下列顺序排列成册,逐页标明页码,各项间应当有区分标志: (一)申请表; (二)新食品原料研制报告; (三)安全性评估报告; (四)生产工艺; (五)执行的相关标准(包括安全要求、质量规格、检验方法等); (六)标签及说明书;
4、 (七)国内外研究利用情况和相关安全性评估资料; (八)申报委托书(委托代理申报时提供); (九)有助于评审的其他资料。 另附未启封最小包装的样品1件或者原料30克。 第八条申请进口新食品原料的,除了提交第七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进口新食品原料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产品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 (二)进口新食品原料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申请材料中除检验报告及官方证明文件外,原件应当逐页加盖
5、申请单位公章或骑缝章;如为个人申请,申请材料应当逐页加盖申请人名章或签字,并提供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十条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网上申报,填写申请表,同时填写第七条第(二)至(六)项可以向社会公开的内容。第三章 材料的编制要求 第十一条新食品原料研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新食品原料的研发背景、目的和依据; (二)新食品原料名称:包括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包括化学物统一编码)、英文名、拉丁名等; (三)新食品原料来源: 1.动物和植物类:产地、食用部位、形态描述、生物学特征、品种鉴定和鉴定方法及
6、依据等。 2.微生物类: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征、菌种鉴定和鉴定方法及依据等资料。 3.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以及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名称和来源等基本信息,新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等资料。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还应提供该成分结构改变前后的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等资料。 4.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来源、主要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物质用于食品的情况等。 (四)新食品原料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可能含有的天然有害物质(如天然毒素或抗营养因子等); (五)新食品原料食用
7、历史:国内外人群食用的区域范围、食用人群、食用量、食用时间及不良反应资料; (六)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及相关确定依据; (七)新食品原料推荐摄入量和适宜人群及相关确定依据; (八)新食品原料与食品或已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具有实质等同性的,还应当提供上述内容的对比分析资料。 第十二条安全性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一)成分分析报告:包括主要成分和可能的有害成分检测结果及检测方法; (二)卫生学检验报告:3批有代表性样品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及方法; (三)毒理学评价报告 1.国内外均无传统食用习惯
8、的(不包括微生物类),原则上应当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生殖毒性试验、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及代谢试验。 2.仅在国外个别国家或国内局部地区有食用习惯的(不包括微生物类),原则上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生殖毒性试验;若有关文献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