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

ID:40244122

大小:709.50 KB

页数:123页

时间:2019-07-28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打印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知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结构章节内容第一章劳动经济学(4节)第二章劳动法(2节)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3节)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4节)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3节)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的属性:相对性(相对于人的满足的无限性)绝对性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二、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三、劳动力市

2、场居民户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生产要素收入企业生产要素供给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两种管理思路㈠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特点:①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

3、证。㈡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往往成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实现互惠交换。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劳动者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P5年龄别(性别

4、)劳参率=某年龄别(性别)劳动力/该年龄别(性别*100%)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供给无弹性Es=0供给有无限弹性Es—∞单位供给弹性Es=1供给富有弹性Es>1供给缺乏弹性Es<1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Es△ss△ww=(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变动趋势◇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劳参率呈下降趋势↓◇25-55岁年龄段男性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5、(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交替。一级劳动力一般指成年男性二级劳动力一般指中年女性二、劳动力需求需求无弹性Ed=0需求有无限弹性Ed-∞单位需求弹性Ed=1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缺乏弹性Ed<1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是企业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

6、一。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Ed△DD△ww=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7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本等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假设P不变,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必须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MRP=VMP=MP*P=MC=WVMP=边际产品价值MRP=边际产品收益MP=边际产量P=产品价格MC=边际成本W=工资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7、:广义: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机构间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主体:劳动者-企业客体:劳动力(劳动能力)狭义: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劳动力市场的四个性质1、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2、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使双方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3、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4、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工资水平劳动力数量P供给曲线需求曲线㈡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㈢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资源最优配置)3、充分就业。(资

8、源最优配置)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同工同酬)均衡均衡状态分析方法以市场范围划分以时间特性划分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动态均衡静态均衡A.马歇尔L.瓦尔拉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P13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 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工资的决定: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不舒适或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