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

ID:40240782

大小:2.56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史前言什么叫“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是吸收外来文学(文化)的结果,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变革。(前言)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胡适、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1929-1933,清华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王瑶、刘缓松、唐(韬)。(王序)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二)1917-1931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一,自明(清)朝以来的白话文运动趋势;二,科举制度的废弃;三,清朝皇权制度的颠覆与

2、后来的军阀混战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空间;四,外来文化的冲击。(3-5)《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青年杂志》,1917迁至北京,倡导“人权、平等、自由”和“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5-6)《文学改良刍议》:胡适1917年1月发表于《新青年》,文言已经丧失活力,“八事”,是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7)《文学革命论》: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二月号,三大主义。(8)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革命和思想解

3、放运动,表现人生,反映时代,提倡白话写作,揭开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的一页。(12)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文学旬刊》《诗》《戏剧》等,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属“为人生”或现实主义的一派。(16)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以1925“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表现自我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转为革命文学。(17)新月社:最初是文化社交

4、团体(英美留学生),1923年发起于北京,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后形成了一个诗社,《诗镌》《新月》,新格律诗。(18)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胡适的文学理论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周作人的文学理念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

5、: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1、林纾(琴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份。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

6、的流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149)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鲁迅、茅盾的处境。(1

7、49)“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青年,国民党曾对“左联”进行过查禁、通缉、逮捕甚至杀害。1936年春,“左联”为了配合全国的抗战形势宣布解散。“左联”在这段时期翻译介绍了

8、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特别是外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但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鲁迅、茅盾对他们有过合理的批判,胡秋原、苏汶(第三种人)在与他们的论争中也提出过一些合理的建议。(150-154)周扬1933年11月在《现代》上以“周启应”的笔名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一文,介绍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件事对中国后来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54)“新月派”(梁实秋):文学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