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第一讲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

ID:40240354

大小:319.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_第1页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_第2页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_第3页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_第4页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第一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史(上)南京大学哲学系2010第一讲导论一、中国古代有所谓的“哲学”吗二、中国哲学的学科简史三、普遍性问题四、中国哲学的特质五、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一、中国古代有“哲学”吗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孔子的《论语》里讲的只是一种哪里都能找得到的“常识道德”,“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而《易经》中的思想虽然表明“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但也“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超不出抽象的开始”。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智慧型的远东思想在提问和表述方式上,都与所谓西方所

2、谓的哲学之间缺少一种“可检验(比较)关系”。总之一句话,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所谓哲学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哲学”只是“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的东西,是欧洲和西方所独有的思想,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这种形态的思想,因此“中国哲学”不是严格意义的“哲学”。德里达访华时直接断言“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真实涵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中国哲学”吗?或者说,“哲学”是我们解释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恰当的方式吗?究其实质,“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的出现,是以“哲学”观念的引进和“西方哲学”作为某种参照尺度为前

3、提的。二、中国哲学的学科简史(一)哲学概念的引入与中国史学、文学等不同,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是二十世纪初的产物。中国古无“哲学”一词,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的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Philosophy在西方为“爱智之学”(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的组合),中国的“哲”字即是“

4、智”或“大智”之义,而“哲人”乃指“贤智”之人。将西方的“爱智”翻译为中文的“希哲”,从词组结构上说,比一个“哲”字更为合适。关键是中国古代没有“爱智”或“希哲”后面的那个“学”(学科),而且中国古人对“智”或“哲”的追求亦与西方人有差异。这就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学人构建“中国哲学史”学科所遇到的困难。“哲学”这一名词大约在1895年左右传入中国,后经梁启超等人的宣传很快成为学术界所习见的名词。1902年,《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首次把此一译名运用于中国传统思想方面。(二)哲学学科的确立1914年,北京大学设立“中国哲学门”;1919年,新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久的蔡元培改“中国哲学门

5、”为哲学系,此可以说是标志着作为近现代教育和科研体制下一个专业门类的“哲学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南高师)。首任系主任刘伯明,学衡派:会通中西。大师云集: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佛学史家汤用彤;美学家宗白华;逻辑学家殷海光;西方哲学:熊伟;心理学家:潘菽……会通中西与全盘西化、文化保守(三)中国哲学史的写作自1916年谢无量《中国哲学史》一书出版后,胡适、陆懋德、钟泰、冯友兰、李石岑、范寿康、侯外庐、任继愈、冯契、石峻、张岱年等学者经历了近百年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了中国哲学史学科。而“以西释中”、“以马释中”

6、的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则几乎是这些中国哲学史著的通例。1916年,谢无量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用“哲学史”这一名词来表述中国传统学问中的部分内容。在谢无量那里,“哲学”差不多只是一个名词,而作为一种学问则是“古已有之”。传统思想中所谓“儒学”、“道学”、“理学”,佛家的“义学”,可以说与西方所谓“哲学”都是异名而同指。将哲学混杂且隶属于经学。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留美归国的胡适出版了轰动一时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给出一个“哲学”的定义,他说:“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人生切要

7、的问题”有诸多方面,体现在哲学上则可以区分为宇宙论、名学或知识论、人生哲学或伦理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等。冯友兰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则进一步明确了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分的架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他较之胡适更彻底地仿效西方哲学的模式来建立中国哲学的系统。这个模式绝不只是外在的形式,因为它关涉到内容的取舍和诠释的向度。冯友兰说:“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这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