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

ID:40215667

大小:2.41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7-26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_第1页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_第2页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_第3页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_第4页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用分子遗传学真核生物复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ORC:OriginRecognitionComplex5、真核生物复制的起始“Licensingmechanisms”S期DNA合成MCM:微染色体支持蛋白二DNA链的延长(一)原核生物DNA链的延伸延伸反应:在RNA引物的OH端由DNA聚合酶III,按碱基互补规则延伸。前导链的延长:3’→5’方向这条链做模板链的新链合成可以随着复制叉向前移动,连续合成(5’→3’)。随从链的延长5’→3’方向这条链做模板链的新链合成则不能随着复制叉向前移动进行连续合成,只能分段合成一小段,这一小段新合成的DNA链称冈奇片段。每一段新合成的一小段中有RNA,由RNA酶水解,DNA聚合酶I补平,最后由连

2、接酶连接。DNA链延长的要点1)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新链,只能在3’-OH羟基端延长。复制起始时的3’-OH羟基端是RNA。2)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链。3)两条链同时复制,新链的延伸方向是5’→3’,一条链连续合成,称主导链,另一条链不连续合成,称随从链(后随链)。4)复制以双向进行,复制正在进行的部位称复制叉(Replicationfork),复制叉从起始点沿着DNA移动。(二)SV40的DNA延伸1、前导链的延伸Pol合成一段新链在RFC和PCNA协助下,PolPol转换由Pol完成全部前导链的合成2、后随链的延伸复制的基本模式θ型:细菌滚环式φX174D型线粒体DNA

3、Aprotein:Phage编码滚环可形成多联体线粒体DNA复制裸露闭环双链状D型复制H链:富含GL链:富含CDNA聚合酶γ三复制的终止对于线性DNA复制例如噬菌体等比较简单,复制到分子末端终止。对于环状的大肠杆菌DNA复制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就比较复杂。复制叉到达终止区,完成复制前,复制暂停。两个子代DNA缠绕在一起,需要分开。大肠杆菌:有复制起始点,也有复制终止点。细菌复制终止区含有多个约22bp的终止子(terminator)位点,E.coli有7个终止子位点。Tus:Terminusutilizationsubstance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的水解而可

4、能出现缩短,需要在端粒酶(telomerase)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53355335端粒DNA:2009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端粒和端粒酶发现大事记1939年,BarbaraMcClintock发现玉米细胞的染色体断裂末端容易融合1972年,JamesWatson提出染色体复制的末端隐缩问题1978年,报道四膜虫的端粒序列1982年,端粒的发现导致人工染色体的发明1984年,报道酵母的端粒序列1985年,报道四膜虫的端粒酶活性1989年,报道四膜虫端粒酶的RNA亚基1994年,报道酵母端粒酶的RNA亚基1995年,报道酵母端粒酶活性1996年,纯化了四膜虫端粒酶的催化亚基

5、,遗传筛选到酵母端粒酶的催化亚基1997年,证明了四膜虫和酵母端粒酶的催化亚基端粒酶(telomerase)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其实质是一种逆转录酶。能识别特定的端粒重复序列,以自身RNA的部分序列(5’-CUAACCCUAAC-3’)为模板,合成新的端粒重复序列,使端粒延长,保持染色体的完整不需要DNA模板已知的恶性肿瘤特异性最强的标志,永生细胞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ips等非肿瘤细胞端粒的缩短与衰老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3'端合成DNA序列:RNA引物端粒酶的爬行模型母链藉非标准碱基配对回折DNA聚合酶端粒合成完成进一步加工逆向转录(ReverseTranscripti

6、on)上世纪之初发现肿瘤RNA病毒。64年,Temin报道了抑制DNA合成的放线菌素D能抑制鸡肉瘤RNA病毒的繁殖。据此提出鸡肉瘤RNA病毒的繁殖须经过形成DNA的阶段。70年Temin和Baltimore两个实验室同时从(鸡)劳氏肉瘤病毒和小白鼠白血病病毒等致病RNA病毒中发现,在逆转录病毒病毒颗粒中存在着一种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称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称为逆向转录,因此催化这一反应的酶又称逆转录酶。逆向转录酶由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pol基因编码。是一种多功能酶。有以RNA为模板和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DNA聚合酶

7、活性。需要RNA或DNA做引物;有核糖核酸酶H的活性(在逆转录酶的C端),能从3’→5’和从5’→3’水解RNA,使RNA与DNA的杂交体分离。逆向转录过程三逆向转录酶的生物学意义1用于合成cDNA.建立cDNA文库(cDNALibrary),获得基因或探针。2与PCR连用RT-PCR互补DNA(complementaryDNA,cDNA)第四节DNA复制的调控DNA复制是细胞增殖的一个关键事件,因此,DNA复制与细胞分裂是互相协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