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14883
大小:3.83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7-26
《拿来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族的脊梁——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鲁迅最杰出的成就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杂文集有《华盖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拨开迷雾见真理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
2、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于1934年写的一篇杂文,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它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
3、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文章还批评了当时国民党政府投降媚外的卖国政策和某些文人有损国格的行为。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揭露、谴责国民党政府在学术与文艺方面(“学艺”)媚外卖国的行为。第二部分(3~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四
4、部分(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主题1:理解作者阐述的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1.本文题目是“拿来主义”,第一段却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原因何在?明确:“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是实行“闭关主义”的恶果。“闭关主义”排外,误国。中国不是太阳,子孙拿不出东西来,磕头贺喜,讨残羹冷炙,“送去主义”媚外,卖国。“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
5、亡国灭种。古今反动派由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其后果是“送来”了侵略。在对这惨痛的历史教训进行反思后,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刻不容缓,即无产阶级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观点。“破”是为了“立”,“破”得彻底,才“立”得牢靠。2.“送来”和“拿来”有什么区别?明确:“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的,而“拿来”是主动的;“送来”的是对我们不好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3.结合课文思考对待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采取的是怎样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标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要有什么条件?明确:(1)对待文化遗产
6、,“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标准在是否对我们“有营养”、是否有用。从而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3)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主题2:探究本文幽默形象化的论述特色1.本文如何用形象幽默的语言来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的?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明确:2.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方法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并体会一下比喻论证的作用。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方法有:比喻论证的作用: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
7、”“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打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对“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的勾勒,把抽象的概念组合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寓意丰富、耐人寻味。某大学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展开了讨论,请针对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来。正方: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责任在学校。苗不能长成树,园丁的责任;铁不能成钢,匠人的责任;兵练得不能善武,教官的责任;大学生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谁的责任?只能说是学校的责任。反方: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责任在自己。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针对正方把责任推给学校的观点,从学生自身找原因是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