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有多远,我们

思想有多远,我们

ID:40209294

大小:1.1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26

思想有多远,我们_第1页
思想有多远,我们_第2页
思想有多远,我们_第3页
思想有多远,我们_第4页
思想有多远,我们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有多远,我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走进新课程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孝义市教育局樊世孝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简述199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作了全国性的调查。1999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在内部征求意见。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各

2、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教 育 部二○○一年六月八日《纲要》主旨: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0.5%—0.1%)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临汾市曲沃县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10%—15%)吕梁市:汾阳市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30%左右)孝义市、离石市、文水县、交城县2004—2005年全国起始小学、初中年级实施新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国从2006年秋季启动,孝义市高中课改2008年秋季开始,2011年6月,首批参与新课程的高中学生参加高考。

3、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1、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目标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3、目标之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目标之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

4、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5、目标之五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重点新词1、综合实践活动2、课程标准3、校本课程4、三维目标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5、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三、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观念的转变1、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3、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教育4、新课程将带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三、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观念的转变5、新课程着力于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6、教学要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7

6、、教学重要的是带给学生发展的机会8、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学生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观念的转变9、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10、新课程极力倡扬发展性的教育评价11、新课程强调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12、新课程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3、新课程强调反思性教学的积极价值四、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念的转变(一)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三)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四)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变化(六)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应发生哪些变化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

7、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一)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机的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前提和基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结果和目的。三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