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04614
大小:89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5
《初一历史试题(卷)与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遂宁市市城区初中2019级第二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1—30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
2、必合,合久必分”。下列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2.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文化名录。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洛阳、余杭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句诗反映的是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4.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正确的是A.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吐蕃赞
3、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D.北方各族尊称唐玄宗为“天可汗”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都严格考查官吏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用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②‘送礼’给宋朝
4、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④‘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论点:论据:(1)唐朝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皆穿胡服。(2)卖胡饼的店铺兴盛。(3)武则天时,许多有才华的女性被选入宫参政议政。7.右图是从7年级一名同学的笔记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你帮他把笔记内容补充完整A.社会风气开放B.社会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科举制完善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5、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9.遗迹遗址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B.拉萨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河南开封大相国寺10.从唐末五代,经宋元至清朝,先后诞生了六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后金和清。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辽阔疆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有①女真族 ②满洲 ③党项族 ④蒙古族⑤契丹族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⑤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
6、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应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12.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宋词的代表人物苏轼与辛弃疾的共同之处是A.都生活于南宋B.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C.善于运用口语,格外清新自然D.都胸怀收复失地之志13.下列政权中,曾定都或迁都到今北京地区的有①金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
7、哪个因素相关A.皇帝的扶持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15.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看到的有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②“瓦子”里有人在说书③有志青年习武抗击辽军④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上面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17.“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历朝重视发展农业,引进和大力推广新品种。下列农作物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