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ID:40204020

大小:11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25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_第4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20RR.2周次日期进度备注一2/17~2/18寒假作业期末考试二2/21~2/25机动(1)方程(4)三2/28~3/4方程(4)确定位置(1)四3/7~3/11确定位置(2)公倍数和公因数(3)五3/14~3/18公倍数和公因数(3)单元测试(1)认识分数(1)六3/21~3/25认识分数(5)七3/28~4/2认识分数(4)找规律(1)八4/4~4/8找规律(1) 单元测试(1)分数的基本性质(2)清明节九4/11~4/15分数的基本性质(5)十4/18~4/22分数的基本性质(2)机动(

2、1)统计(2)十一4/25~4/29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 十二5/2~5/6机动(1)单元测试(1)解决问题的策略(1)劳动节十三5//9~5/13解决问题的策略(1)机动(1) 圆(3)十四5/16~5/20圆(5)十R五5/23~5/27圆(2)机动(1) 单元测试(1) 整理与复习(1)十六5/30~6/3整理与复习(4)端午节十七6/6~6//10期末复习(4)十八6/13~6/17期末复习(5)十九6/20~6/24复习、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五学科数学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Me

3、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1方程8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发昂成,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材分析和教

4、学建议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2)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5、(2)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课题渗透培养学生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适时教给学生检验方程的方法,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实践活动安排探索奇数个等差数列的另一求和公式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2确定位置3【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

6、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第1

7、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主课题渗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研究,并作出解释。吴江市实验小

8、学学科教学计划20RR~20RR学年第二学期年级五学科数学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三公倍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