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

ID:40189561

大小:1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25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_第1页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_第2页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_第3页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_第4页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料方面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电高分子在显示材 料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个人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传播的普遍化,显示器成为了人机互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不断进步的显示技术更是带动了显示器产业跨跃式的发展。平板显示器称是目前最重要的光电产品之一,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关性,使得光电企业多年来不断地努力研发新的平板显示器,以追求更完美的功能。主流的平板显示器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发展到了液晶显示器,在新的平面显示器行列中,OLED是业界公认的可能替代液晶显示器(LCD)的新一代显示器。什么是OLED?有机电致发光(OLE)就是指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根据

2、所使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不同,人们有时将利用有机小分子为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称OLED;而将利用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称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简称PLED。但通常将两者笼统地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简称OLED。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历史(1)1963年Pope等发现有机材料单晶蒽的电致发光现象;(2)1977年Chiang等发现具有高度共轭结构聚乙炔的导电特性;(3)1982年Vincett将有机电致发光的工作电压降至30V;(4)1987年Tang等人首先报道8一羟基喹啉铝薄膜的电致发光;(5)1990年Frie

3、nd等报告在低电压下高分子PPV的电致发光现象;(6)1992年Heeger等发明用塑料作为衬底柔性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历史(7)1992年Uchida等发现蓝光材料聚烷基芴;(8)1994年Burn等制备共轭--非共轭单体聚合得到的交替型嵌段共聚物;(9)1995年Fou等提出制备OLED的多层自组装技术;(10)1997年Forrest等发现电致磷光现象,突破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量子效率低于25%的限制;(11)1998年Kido等实现电致发光白光;(12)1998年Hebner等发明喷墨打印法制备电致发光器件;(13)200

4、3年交联法制备多层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基本工作原理有机薄膜发光二极管发光机理,目前普遍公认的是能带理论模型,认为OEL发光属于注入式发光,即由阳极注入的空穴和阴极注入的电子,在发光层复合后产生激子,激子自身通过光辐射形式释放光子回到基态,或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层分子,激发发光材料的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以光辐射跃迁形式返回基态。OLED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发光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载流子的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夹在电极之间功能薄膜发光层中;载流子的传输,载流子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双分子复合,空穴和电子

5、在发光层中相遇、复合;激发子的能量传递给发光材料,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能量回到基态。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均为含有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目前广泛研究并常用的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聚苯撑乙烯类(PPVs)、聚乙炔类(PAs)、聚对苯类(PPPs)、聚噻吩类(PTs)、聚芴类(PFs)和其他高分子电致发光构料。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种材料。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聚对苯乙烯撑(PPvs)是第一个被报道用作发光层制备电致发光器件的高分子,也是20年来研究的最多的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之一。

6、几种PPVs的结构聚乙炔是第一个显示有金属传导性的共轭聚合物,但其电致发光效率却很低。人们利用烷基和芳香基团取代氢原子或采用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些发光效率较好的聚乙块的衍生物。烷基和苯基取代聚乙炔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PPPs材料由于其带宽较高,是一类可发蓝光的材料,加之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发光效率,因此是一类重要的电致发光材料。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聚噻吩PTs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共轭聚合物因其掺杂前后良好的稳定性,容易进行结构修饰,其电化学性质可控,在光学、电学、光电转换、电光转换等方面已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是仅次于PPV的高分子材料

7、。参考文献1.OLED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状况陆招扬<<集成电路通讯>>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杨辉<<人工晶体学报>>3.<<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黄春辉李宦友黄维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