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

【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

ID:40183320

大小:4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4

【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_第1页
【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_第2页
【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_第3页
【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AAA】《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不懂就要问》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教学难点: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

2、理的?学生自由表达。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孙中山是怎样学习的呢?让我们听读课文,了解一下。注意:在听的时候,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新鲜感的词句。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

3、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带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7.刚才在听读和自读课文时,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8.老师找到了这些词语,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你可以说一下词语的意思或者是造个句子。出示词语: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咿咿呀呀连连点头私

4、塾戒尺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解释或造句。四、读文见义导学:读了课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自读。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读出你的情感来。)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背”的用法。2.课文中具体写孙中山读书的情况的是哪一部分?圈出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预设:读书流程图。孙中山背诵学过的功课。先生圈出要学的新内容。先生教读要学的新内容。孙中山回座位练习背诵。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怎么样?枯燥乏

5、味。【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圈”的意义和用法。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孙中山有没有放弃学习?他学得怎么样?预设:从“先生听了,连连点头。”“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等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勤奋好学。但是孙中山学得不明白——糊里糊涂。根据上下文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4.面对这种糊里糊涂的情况,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相关内容。预设: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做:他壮着胆子站

6、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5.对于孙中山的做法,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应?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小组讨论: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向老师问问题很可怕吗?同学们到底在怕什么?预设:戒尺,以前做错事或者不会背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的情景。6.听到孙中山的问题,先生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朗读句子,重点读好动词和语言描写。必要时请几个同学演一演。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会背,结果会怎样?学生大胆发言

7、。7.最后的结果怎样?孙中山挨打了吗?预设: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思考:孙中山没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因为孙中山学习勤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8.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老师一开始不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重点思考关联词“既然……就……”的关系。出示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是……”“无论……都……”“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