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77233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4
《【9A文】中考作文如何审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教案荔城三中温小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2、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3、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课时安排:1节课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以20RR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导入。题目一: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RR年广州中考题)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白云区一模题)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改变。也许,你在悄悄改变别人;也许,你在渐渐改
2、变自己;也许,不知什么改变了你。改变,或许是一个过程,改变,或许是一个结果,有人喜欢外在的改变,有人注重内在的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改变。请你以“改变”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师:题目二难度不大,写出“改变”的内容,基本不会离题。题目一看上去容易,实际难,因为多了限制性词语“一点点”,什么才算一点点,改变不能大,要写细节,审题要仔细才会高分。作文审题就是揣摩作文命题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文章该写成什么文体(期中考试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该确定怎样的中心,该选用哪些材料,该怎样安排详略等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
3、。作文前只有全面准确地审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全面而准确是作文审题的总体要求,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法则是关键。二、命题作文审题方法。那么,如何在作文时做到不偏离题意呢?审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建议同学们可以运用“抓文眼,明题旨”、“定范围,知内容”、“辨显隐,拓思路”、“添因素,定角度”等方法和途径来审清题意。技法1:抓文眼,明题旨所谓“抓文眼”,就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明题旨就是明确命题的题旨所在。要审清命题的题旨。所谓题旨,就是指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文中应予表达的思想、感情。题眼就是显示作文题目基本内涵和写作重点的词语。抓题眼可以运用“句子抓谓语,短语扣修饰(
4、限制)”的方法。如果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其谓语往往就是题眼;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语,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另外,题目中出现的一些虚词不容忽视,它往往也是作文题目的题眼所在,如连词“和”“与”,副词“也”“更”“又”“原来”“依然”“其实”等等,应狠下功夫进行推敲和斟酌。例如:20RR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又见枝头吐新芽”,题眼是“又”,写作的重点在于告诉考生要写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味。练习1:填写下面的表格,比比看谁能把作文题目的题眼抓得有准又快。作文题目题眼写作重点其乐融融融融“乐”和“融融”的场面呈现【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奖励自己奖励为
5、什么“奖励自己”,怎样“奖励自己”假如再有一次机会假如再有题目是半个句子,重点应该放在后面“该怎么做”技法2:定范围,知内容所谓“定范围”,就是审明写作范围,了解命题的范围要求,明确写作内容。我们知道,写作是有范围要求的。过程的长短、地域的广狭、事件的繁简、人物的多少、议论的深浅、说明的详略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审题而予以明确。“难忘的一天”你却写了三天的事,就失之过泛;“我们的学校”你仅写了所在的班级,就失之过窄。“又见枝头吐新芽”,“又”点出了次数不止一次,“枝头”“新芽”点明写的内容和树木有关等。练习2:(1)“改变”与“改变一点点”这两道题目中,“改变”所写的“改变”的程度范围较广,
6、“改变一点点”中所写的“改变”的程度范围较小。(2)在“惊喜的瞬间”和“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这两题中,“惊喜的瞬间”所要写的过程历时很短,而“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所要写的过程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3)在“陋室小记”和“在广阔的地平线上”这两题中,“陋室小记”只须写“陋室”,至多简略地写一下“陋室”的环境,所写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则是纵横万里,广袤无垠,凡是地球上的一切都可以写进你的文章。(4)在“我的同桌”和“我与水”这两题中,“我的同桌”所写的人或一个,或几个,涉及的人比较少;而“我与水”所写的是“我”与“水”之间发生的故事。只有准确把握命题要求的写作范围,才有
7、可能写出教好的文章。技法3:辨显隐,拓思路辨显隐,拓思路。有些作文题目,如“路”、“灯”、“落叶”、“浪花”、“春色”等,往往不是叫大家就物写物、就景写景,而是另有一番“企图”,它常常需要大家借助某一事物的外在特殊,寄寓某种深刻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例如:《又见枝头吐新芽》,“枝头吐新芽”字面上的意思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实包含也是一个普遍的生活道理:希望总是存在的。“新芽”既可以理解为“树上的叶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