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

ID:40171995

大小:87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24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_第1页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_第2页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_第3页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_第4页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汇报人:丁晗目录一、容器育苗的优势二、容器育苗发展概况三、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进展四、我国容器育苗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容器育苗是指采用特定容器培育植物小苗的繁殖方式。容器育苗相比传统的露地育苗模式,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1.不受栽植季节限制2.节约种子:每钵播2~3粒种子,种子利用率相当高,往往比苗圃地育苗节约2/3~3/4的种子。3.可缩短育苗年限,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一般苗床育苗需要8~12个月才能出圃栽植,但采用容器育苗,只需3~4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即可出圃。而且容器苗出圃时,省去了起苗

2、、假植等作用;育苗全过程都可实行机械操作。一、容器育苗的优势3.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容器育苗可以提前播种,延长苗木生长期,加之管理方便,可以满足苗木对湿度、温度和光照的要求、促进苗木迅速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4.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容器栽植是全根全苗,根部不受损伤,可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5.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根系发育好,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栽后缓苗期短,甚至不缓苗二、容器育苗发展概况国外容器育苗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70年代初,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积极推广应用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技

3、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到80年代容器苗生产得到迅猛发展。瑞典,1987年产苗量的80%为容器苗;芬兰,1985年容器苗已占年产苗量的50%。一些容器育苗生产先进的国家如芬兰、加拿大、美国等已基本上实现了容器育苗工厂化生产。据统计,美国每年约250亿株植物种苗中,90%以上是穴盘苗或容器苗。这些国家容器育苗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露地容器育苗、温室容器育苗和育苗作业工厂化,建立了一整套从种子处理、苗木培育、起苗运输、拍卖(批发)、零售到景观应用完整的产业链。70年代后期,全国普遍开展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并

4、推广,随着容器苗的规模化生产,容器苗已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据统计,2006年上海市新增的地被小灌木,60%为穴盘苗。三、技术研究进展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育苗容器、基质配比、养分管理、稀土微肥、容器苗菌根化对苗木生长和基质的影响,以及容器育苗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3.1育苗容器育苗容器的规格、排水状况、颜色等直接影响容器苗的生长发育。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容器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容器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容器可以分解,如泥炭容器、粘土营养杯、蜂窝式纸杯等;另一类是容器不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

5、,移苗时可将苗木从容器中取出,然后栽植,如塑料容器、木制容器和金属容器等。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容器主要有(1)塑料育苗穴盘,有六角形、四方形、圆形、圆锥形等形状。(2)软塑育苗袋,用于培育规格较小的容器苗;(3)硬质塑料盆,通常用于2年生容器苗培育(4)美植袋,无纺布材料制成能有效控制植株根系的生长(5)控根快速育苗容器,通常用于培育大规格苗木(6)盆套盆系统这套系统简称为PIP栽培模式就是将固定容器摆放在田间,再将种植有苗木的容器置于其中。采用这套栽培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规容器栽培中存在的高温伤根、热胁迫

6、、强风倒伏,以及露地栽培挖掘土球所造成的土壤流失和破坏土层等问题。3.2育苗基质容器育苗发达国家认为泥炭藓与蛭石的混合物是容器育苗的理想基质,这种基质重量轻,具有良好的持水性、透气性和整体密度,有利于根系的形成,阳离子交换能力强,有较低的含盐量。由于基质来源及成本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培养基质多采用天然土壤配制而成,它不仅重量大,而且保水性、孔隙度等物理性状远远不如泥炭、蛭石等材料。因此,采用适宜的培养基质是我国容器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2.3施肥技术容器苗的施肥一般结合浇水按一定的氮磷钾比例配成适宜浓度的

7、水溶液施用。我国开展了穴盘苗施肥技术研究,提出在幼苗期可施用氮、磷、钾(211)200mg/L的配方营养液,每7d喷施1次。随着苗木的生长,适当增加营养液质量浓度,可以施用200~400mg/L氮、磷、钾(221)的配方营养液,每7d施1次,能明显改善穴盘苗的营养状况。3.4节水灌溉为了使容器育苗产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节水产业,节水灌溉是苗圃业者的永恒主题。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滴灌、渗灌等,一批高效节能的灌溉设施和设备不断地研发和应用于生产中,如悬挂式喷灌机、地下灌溉系统、滴灌设备及毛细管床等,它们能

8、同时供给植物水、肥,具有节水、省肥、省工和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方面,中外研究人员对不同灌溉系统的性能、灌溉方式、灌溉时间、次数和频度以及灌溉与栽培基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灌溉方案。3.5生长调控技术目前,育苗上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ABT生根粉、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等,主要应用于扦插育苗和苗木移栽等方面。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