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62592
大小:49.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24
《时政热点3: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准确理解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了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对以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认识拓展和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简洁而凝练的“共建、共治、共享”三词,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全国人民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既是对过去5年我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总结,也是给未来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定位,内涵着对全体人民意志的遵从,对全体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对全体人民利益的敬畏。 共建即共同参
2、与社会建设。就发展社会事业而言,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应本着政府主导和政社合作原则,通过一系列政策安排,为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创造发挥作用的更多机会;就完善社会福利而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需要得到制度保护。因此,在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工程中,党在发挥领导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的有序参与制度建设落实机制。就社会发展而言,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新时代的社会意义,它们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点,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作者,是社会和
3、谐与秩序稳定的影响者,是社会公益慈善文化的引领者。应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 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参与权是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人性需求的组成部分。物质匮乏的社会阶段,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动力尚不突出。但是到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生成的今天,马斯洛需求层次规律开始应验,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愿望日益凸显。因此,党和政府要为人民群众参与治理创造条件。 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然而发展成果却没有很好地惠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群体
4、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是人民需要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共享治理成果,一是靠党保障民生的决心;二是靠政府有改善民生的思路,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国家有共享的制度保障。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相比党的十
5、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共建与共享之间增加了共治,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理格局的体系,也更加契合社会治理工作的本质内涵,为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环境保护、技术风险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重大关切,处置不当可能会诱发社会稳定风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以共建共治共享新思维,推进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治理创新,这不仅符合项目建设服务地方发展和满足人民需求的初衷,也可以增加群众对地方政府和稳评制度的信任。 首先,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6、、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组织、宣传优势转化为引领、管理、服务优势,充分征求民意、汇聚民智、化解民忧、维护民利,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决策论证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积极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努力搭建政府、企业、群众和社会组织共商平台,完善项目“风险—收益”分配和平衡机制,找到项目建设最大公约数,形成治理共识与合力。此外,要不断完善公众沟通机制,增强群众的参与度、了解度、认可度,激发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的治理活力。 同时,完善法治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健全法治手段,把项目决策论证、风险评估、矛
7、盾调处、利益协商等社会治理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推进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依法治理。按照依法行政要求,不断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体制机制,明确政府职责,把防控风险贯彻落实到项目规划、实施、监管的各领域各环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由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其次,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风险社会下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显著特征就是“主观建构性”,即公众对项目技术、环境、健康等风险的感知与专家存在较大差异。当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得不到充分表达和及时回应,还可能诱发公众心理焦虑并引起利益相关
8、者心理共鸣。可见,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今天,高度重视公众心理和社会心态所折射出的人们追求公平正义、自我价值等的深层需求,已经成为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