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ID:40157567

大小:67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23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_第1页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_第2页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_第3页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_第4页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杀事件受害者的干预:文献复习引言相当多的证据显示:自杀事件受害者在亲人自杀死亡之后,出现严重悲伤反应、精神和躯体并发症的危险性很高。Jordan的综述指出:许多可能的并发症严重的内疚感、羞耻感、愤怒、家庭功能紊乱、社会歧视感亲人任何形式的突然、创伤性死亡事件都会使受害者出现障碍(诸如:创伤性悲伤和PTSD)的机会增加。许多悲惨的证据说明:自杀事件的受害者以后自己出现自杀的危险性很高。引言对受害者进行干预是很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形式防止受害人精神障碍、家庭功能障碍和以后的自杀出现现在的状况:Campbell认

2、为是不乐观的(inUSA)受害者可寻求的“资源的贫乏”,享受服务的准入系统有缺陷自杀学、死亡学和创伤性研究中针对受害者干预的实证性研究和工作努力还是相当的少本文的目的:就目前文献涉及的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的水平进行评估。为将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希望能激励在这个领域中更多的针对受害者治疗措施效果的研究。引言本文内容1、自杀受害者自我报告的需要(needs)。2、针对自杀受害者干预研究少的情况,简短讨论了所有类型居丧后心理干预的效果。3、复习专门针对自杀受害者干预的研究。4、对将来研究的建议本文不讨论对儿童青少年受害

3、者干预的内容自杀受害者报告的需要自杀事件后,受害者的数量很宽泛:六人-几百人survivorhood:操作性定义。Crosby全国电话调查(2002):5238人应答,13.2million美国人在过去12月里暴露于自杀事件,样本的1.1%失去了家庭亲人。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survivorhood(自杀受害者)容易让人怀疑有没有临床意义和研究意义,因为似乎暴露于自杀事件的后果并不符合“survivor”这个词所涵盖的负性后果的意义。在这一点上就我们现有的知识,没有很好的数据来证实究竟有多少人暴露于自杀事件后

4、会表现出严重的(临床意义),什么方式的负性影响。自杀受害者报告的需要同样,几乎没有实证性的研究证据来说明受害人需要或确实应接受什么样的支持性服务。Provini(2002)电话调查:144个自杀受害亲人,约1/4人表现出明确的影响(18%)和需要(26%),1/3的人没有受到影响和没有服务需要,他们表示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应对。只有25%的人接受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帮助,尽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中有3/4把正式帮助只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形式。最多见的影响是出现家庭问题,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受到的影响更严重。该研究不足:居

5、丧的寡妇和父母代表性不好。总样本的被试年龄较年轻(25-44岁)自杀受害者报告的需要Dyregrov研究:179个挪威受害者,受害父母经历了严重的社会心理痛苦,包括:一般健康功能、心理创伤和严重的居丧反应,比Provini(2002)样本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对服务和支持可觉察的需要。88%的被试表达:需要专业帮助85%的被试报告:已近和社区专业人员各种形式接触50%的被试报告:得到了专业人员的延伸服务各种形式的短期支持和服务:67%不超过6个月在丧失后很快就接受服务。大多数人希望继续和长期的服务与Provini(

6、2002)样本一样,被试强烈表达了对未成年受害者进行支持和帮助的需要,同时需要针对性的帮助:处理闯入性记忆和映像的创伤后体验。自杀受害者报告的需要Provini研究和Dyregrov研究结果的差异在于:美国和挪威的卫生机构不同,样本的人口学变量不同两个研究都显示许多问题都集中于自杀事件对家庭中孩子的影响,但Provini研究样本年龄较小和一小部分人的配偶和孩子自杀导致有孩子的研究对象少,故很少的被试能意识到专业指导的需要。受害者反应平均持续时间Dyregrov样本(15m)比Provini样本(5m)要长:D

7、yregrov样本显示简短的、早期的支持不足,Provini样本在被识别出问题和长期需要之前很快就和家庭建立联系。自杀受害者报告的需要研究也提示受害者可能更需要精神卫生服务。Saarinen等(1999)发现:样本的50%需要精神卫生服务,但只有25%真正得到了服务。Provini和Dyregrov研究中也只有1/4的人参加了支持小组。就目前类似研究的普遍缺乏和现有“需要”研究结果的差异性,我们需要对接受帮助的成年受害者、帮助的形式和接受支持的效果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证据对指导发展针对危险受害者的合适有效和及

8、时的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居丧的一般干预效果量(Effectsize)=(治疗组因变量平均值-对照组因变量平均值)/对照组标准差AllumbaughandHoy(1999):meta-analysis35个居丧干预研究:非随机、对照组或治疗前后对照。居丧干预的效果量=0.43(低于另一研究心理治疗的效果量0.80)12个调节变量(向上影响效果量):职业心理治疗师、一对一治疗、治疗的次数、开始治疗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