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36164
大小:2.4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22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和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海宁宏达高级中学陶荣曲辕犁示意图耦犁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优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耕的基本定型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并最终促成地主制经济的形成,而小农经济的存在又是进耕细作的内在要求。精耕细作以“三才”理论为指导思想。“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农业对象(“稼”)、农业环境(“天”和“地”)和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相互联系的动的
2、整体。它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不但要求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内容,而且把精细的管理贯彻到从耕种到收获、保藏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西欧中世纪比较呆板的种植制度和比较粗放的管理迥然不同。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和较高的生产主动性的劳动者,成为精耕细作农业的内在要求;精耕细作需要有一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精耕细作小农经济铁器的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使得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形成;而精耕细作对小农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您如何理解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的关系?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时期国别与出处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秦
3、朝10倍或十几倍6世纪中国《齐民要术》粟:24-200倍麦:44-200倍公元前27年-476年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4-5倍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3倍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上表反映了反映了什么信息?《天仙配》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东方村社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任,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事也。_____墨子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东方村社材料二土地平圹,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之属。阡陌
4、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东方村社理想状态下的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世外桃源的男耕女织生活一直能维持下去吗?材料
5、四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晁错《论贵粟疏》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村社材料五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上述材料真实反映了小农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自然灾害频繁;徭役、赋税繁重、土地兼并严重)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你如何理解“贫者无立锥之地”
6、的境况?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徭役兵役(均田、限田)封建国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人头税田赋地租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探究一通过学习本课您觉得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合作探究探究二同海洋民族相比,我们不乏漫长的海岸线;
7、但是海洋民族将大海化作自己的故乡,浩瀚的海洋却成了东方小农不可逾越的天堑,我们的先辈为何一定要选择这种千年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呢?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合作探究探究三有人说东方式的精耕细作曾创造了古代中国的辉煌,而到了近代却是农业现代化的绊脚石,是东方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根源,您同意吗?精耕细作的方式真的过时了吗?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合作探究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合作探究1.既要努力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设备和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又要坚持精耕细作、增加单产的发展道路。2.既要重视外源能的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