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19750
大小:31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22
《初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文言文总复习实词篇梁屯中学:薛广卫【命题透视】文言实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这一精神,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近几年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①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几个考点上面;②命题方式
2、多种多样,常见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具体释义、单项选择和判断正误;③有些题虽然表面上考翻译,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命题透视】【考点梳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表示了准确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
3、字,代替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古字通假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用形声字的声旁代替形声字本身。如“满__坐_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②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食之本能尽其材”,“材”通“才”;③声旁相同的形声字相互替代。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④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二是古今异义现象: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实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
4、指江河。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④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去(距离。日始出时去人近/离开。一狼径去)汤(热水,开水。日中如探汤)郭(外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寻(不久。未果,寻病终。)走(跑。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5、)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之属也)狱(案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鄙(边邑,边境。蜀之鄙有二僧。)再(第二次。再而衰,三而竭)向(过去的,以前的。向为身死而不受)池(护城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交通(阡陌交通)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无论魏晋)前途(天明登前途)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往往(卒中往往语)经纶(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亲戚(亲戚畔之)与世隔绝之地。交错相通。妻子和儿女。要说,不不用说。前面的路程。……的
6、方法,……的原因。处处,到处。筹划治理。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开张(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牺牲(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可以(可以一战)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南极(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痛心和遗憾。扩大,不闭塞。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可以凭借。今年的下一年,第二年。多少。从南面到达某地。身份低微。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7、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有些多义词常用的义项往往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几个。然而无论多少,在一个句子里某词的具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对于这些词的辨析,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词语表示的不同意思。再次,还要结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分析词语的意义。初中常见文
8、言一词多义集录◎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比(1)动词挨着对着天涯若比邻 (2)动词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墨池记◎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