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15035
大小:43.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1
《平衡针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洪江市第一中医院平衡针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平衡针灸”学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以中医阴阳整体学说为基石,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在体表的特定靶点,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的调节机制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平衡的目的,从速缓解症状。二、适应症(一)运动系统腰腿痛、扭伤、挫伤、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落枕、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背痛。(二)神经系统眩晕、头痛、面瘫、面肌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脑血管痉挛、失眠、癔症、癫痫、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三
2、)心血管系统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四)消化系统膈肌痉挛、胃下垂、胃痉挛、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胆囊炎、肝炎、前列腺炎、便秘。(五)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荨麻疹、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六)其他糖尿病、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痤疮、脂溢性皮炎、面部疥肿、色素沉着、月经失调、牙痛、假性近视、白内障、痔疮、急性乳腺炎、疲劳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子宫脱垂。三、禁忌症(一)具有严重内脏疾病患者。(二)具有自发出血倾向的患者。(三)精神过于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四)婴儿颅骨囟门未闭、局部病灶不宜针刺。四、操作流
3、程(一)用物准备75%酒精溶液用于针具、皮肤针刺部位和操作者手指的常规消毒,针具规格直径0.32毫米,长20-40毫米毫针。(二)针具选择根据不同病情、针刺部位及手法,选择不同规格的针具。(三)体位一般不受限制,为防止晕针最好采用坐位或者卧位。(四)针刺手法快进快出,三秒钟之内完成针刺过程,一般不留针,以刺激相关神经束为主。1、直刺法:垂直进针方法,针刺时针体与皮肤呈90度直角。针刺定位要求高,一次扎到要求的深度,针刺透皮感觉轻微。适用于局限性、定位性和深部疾病治疗。2、斜刺法: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45度角。较直刺广泛,灵活度大,刺激穴位
4、较多,有利于埋针固定针体,加强刺激量。五、注意事项(一)当针刺伤血管时,病人会有烧灼痛样感觉。起针时,要用干棉球轻压揉按针眼。(二)极个别患者畏针,或体质虚弱,如针刺手法过强,也有晕针现象。对于晕针患者,一般予卧位,休息一下即会好转。(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1人1穴1针,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四)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附件平衡针灸38穴位1.升提穴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针刺方法:针尖
5、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2.腰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
6、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3.急救穴定位:此穴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主治:休克,昏迷,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低血压,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4.胃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手法:滞针手法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
7、胃痉挛,膈肌痉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糖尿病。还可作为保健穴。5.偏瘫穴定位:耳尖上3厘米。手法: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1: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此种针感一般30分钟左右自行解除。2.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愿留针的病人采用的针刺手法。主治: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风昏迷,中风后遗症----偏瘫;偏头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6.鼻炎穴定位: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手法:无痛快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
8、行将针退出。主治:鼻炎,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7.牙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耳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