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13765
大小:4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2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判断题1.社会化与个性化相辅相成,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 ) 2.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为研究对象,对个案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诊断、评定、矫正的循环过程的一种方法。( × ) 3.自我意识是通过认识外界(包括别人)而产生的。( √ ) 4.亲子关系不影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 ) 5.外貌特征不是影响学前儿童同伴接纳的重要因素之一。( × ) 6.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行为训练法强调观察、模仿、强化。( √ ) 7.惩罚主要是为了减少或遏制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等同于负强化。( × ) 8.人们常说的“
2、见义勇为”,是指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 √ ) 9.价值澄清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路易斯·拉思斯(LaisE.Raths)在与他人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提出的。( √ ) 10.移情又叫感情移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个体对他人情感体验的理解和分享,也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 × ) 11.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言语和行动的控制和制约。( √ ) 12.事件取样观察是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对随意选取的行为或事件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 × ) 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
3、价的原则是指导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 √ ) 14.心理性问题行为是由于生理和心理问题造成的问题行为。( × ) 15.正强化和负强化是一对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的干预方法。( √ ) 16.消退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后,没有想以前一样随即出现他期待的强化物,则他发生相应不良行为的次数会增加。( × ) 17.社会交往能力是个体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和个性特征的综合外在表现。( √ ) 18.社会规范认知的形成,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 ) 二、填空题1、调查研究法包
4、括访谈法、问卷法。2、亲子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种亲密的情感关系。3、依恋的成因包括母亲的抚养质量和婴儿自身的气质特征。4、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5、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主要涉及认知、个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的差异。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为针对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涉及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习惯三个方面。8、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9、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言语和行动的控制和制约。10、学前儿童社会
5、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与多元文化。三、名词解释题1、儿童社会化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2、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只是,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3、情景讨论法情景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提供货创设的一种或多种社会情境中,启发和组织儿童对情境中所出现的社会性问题与现象大胆发表自己的砍伐,并与教师和同伴互相交换观点和认识的一种教育方法。4、负强化负强化是指被强化人改正问题行为,
6、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行为后,取消使他感到厌恶的刺激。5、家长教养观念家长教养观念是指家长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发展和教育等方面所持有的观念和看法。6、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四、简答题1、简述同伴关系的功能。一、有助于儿童社交技巧的获得。二、有助于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形成。三、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一、体现学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二、鼓励学前儿童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动。
7、三、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生成的途径。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一、有助于探索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性差异。二、有助于改善幼儿园和家庭的社会教育水平。三、为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提供保证。四、为选择最佳的社会教育方案和模式提供依据。4、简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分类。一、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二、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三、心理性问题行为。四、品德性问题行为。五、阐述题1、阐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生物学因素。首先是大脑的协同功能。其次是情绪唤起水平。最后是性激素水平。二、社会环境因素。1、父母与学前儿童的攻击
8、性行为。首先,父母在遗传方面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次,父母对儿童消极的教养态度和抚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后,父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