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

ID:40109383

大小:27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1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_第1页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_第2页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_第3页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_第4页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根腐病讲义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分布很广,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更重。小麦感染根腐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穗部感病后,可造成枯白穗,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大。种子带病率高,可降低发芽率,引起幼根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小麦根腐病--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由于小麦受害时期、部位和症状的不同,因此有斑点病、黑胚病、青死病等名称。症状表现常因气候条件而不同。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多产生根腐型症状。在潮湿地区,除根腐病症状外,还可发

2、生叶斑、茎枯和穗颈枯死等症状。病原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ws)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外以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分生孢子亦能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下降。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均为苗期侵染来源,尤其种子内部带菌更为主要。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当气温回升到16℃左右,受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温度和湿度适合条件下,病菌直接

3、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时,芽管与叶面接触后顶端膨大,形成球形附着胞,穿透叶角质层侵入叶片内;由伤口和气孔侵入时,芽管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在25℃下病害潜育期为5d。气候潮湿和温度适合,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侵入叶组织后,菌丝体在寄主组织间蔓延,并分泌毒素,破坏寄主组织,使病斑扩大,病斑周围变黄,被害叶片呼吸增强;发病初期叶面水分蒸腾增强,后期叶片丧失活力,造成植株缺水,叶片枯死。小麦抽穗后,分生孢子从小穗颖壳基部侵入而造成颖壳变褐枯死。颖片上的菌丝可以

4、蔓延侵染种子,种子上产生病斑或形成黑胚粒。发病条件小麦根腐病幼苗期发病程度主要与耕作制度、种子带菌率、土壤温湿度、播期和播种深度等因素有关;而成株期发病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菌源量和气象条件。耕作制度:小麦多年连作,土壤内积累大量病菌,不仅苗期发病重,后期病害亦重。1983一1984年在黑龙江八五四农场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连作田间菌源量大,病菌率比轮作地增加16%,病情指数增加30%。种子带菌率:种子带菌率越高,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就越大。土壤环境:土壤湿度过高过低不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被害严重。

5、土壤过于干旱,幼苗失水抗病力下降;过湿时土壤内氧气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抗病力也下降,使出苗率减少,苗腐病加重。土壤湿度适宜,虽也发病,但病情明显轻。5cm土层的地温高低对苗腐有影响,温度高病情重。温度10℃以下平均病苗率44.2%,病情指数17.1%;15-20℃病苗率为74.2%,病情指数34.5%。士壤黏重或地势低洼,也会使病情加重。播期与播深:小麦过迟播种不仅产量低,幼苗根腐病也重。适期早播不仅产量增高,而且苗腐病明显减轻。幼苗根腐病的发生程度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小麦播种适宜深度为3-

6、4cm,超过5cm时对幼苗出土与长势不利,病情明显加重。气候条件:苗期低温受冻,幼苗抗逆力弱,病害重。小麦叶部根腐病情增长与气温的关系比较大。旬平均气温达到18℃时病情急剧上升,这一温度指标来临的时间早,病情剧增期略有提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旬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病势进一步发展,但干旱少雨造成根系生长衰弱也会加重病情。穗期多雨、多雾而温暖易引起枯白穗和黑胚粒,种子带病率高。品种抗病性:目前尚未发现对小麦根腐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系)间抗病性有极显著差异。小麦对根腐病的抗性

7、与小麦的形态结构关系密切。叶表面单位面积茸毛多、气孔少的品种比较抗病,反之,较感病。迄今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大多是感病的或抗病性较差。此外,田间杂草多,耕翻粗糙,土壤瘠薄,小麦倒伏严重,病害均有加重趋势。病害控制防治策略可采取种子消毒、栽培防病、利用抗病品种和喷药防治等措施。1.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或15%三唑酮按种子重量0.03%(a.i),或用50%退菌特及80%代森锰锌1%溶液浸种24h,均能有效地减轻苗期根用的发生。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1:500(药:种

8、)比例进行包衣,对苗期小麦根腐病防变75%以上。2.栽培防病主要包括:①合理轮作。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可有效地减少土壤菌量。②减少越冬菌源。麦收后翻耕,加速病残体腐烂,以减少菌源。③加强田间管理。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播种,覆土不可过厚,干旱及时灌水,涝时及时排水等,均可提高植株抗病性,以减轻危害。3.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苗期抗病与成株期抗性无相关性,穗部抗病与叶部抗病无相关性,这在鉴定和选用抗病品种时应当注意。幼苗高抗根腐病材料有弗朗坦那、九三112、九三82、九三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