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

ID:40096938

大小:304.55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2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_第1页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_第2页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_第3页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_第4页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鲍卫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术交流公路桥梁震害与抗震设计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中交桥梁技术有限公司 鲍卫刚2008年8月31日大连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要求4场地和地基5地震作用6抗震分析7强度与变形验算8延性构造细节设计9特殊桥梁抗震设计10桥梁减隔震设计11抗震措施 附录A梁桥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公式 附录B圆形和矩形截面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计算 附录C功率谱法的实施原则 附录D粘性填土的地震土压力计算公式根据交通部:“关于下达1999年度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交通

2、部公路发[1999]82号),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组织对《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桥梁抗震设计部分进行修订,编写《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修订后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共有11章4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非规则桥梁的抗震设计内容;对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特大跨径梁桥和拱桥给出了抗震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增加了减隔震桥梁的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2修订了相应的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采用了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抗震设计思想,由单一的强度抗震设计修改为强度

3、和变形双重指标控制的抗震设计。3补充、细化了场地和地基部分的有关规定。4修订了地震作用部分,修订了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反应谱周期由5s增加到10s,增加了场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等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分量组合、设计地震动时程等有关规定,取消了综合影响系数。补充修订了地震土压力计算公式。5增加了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和能力保护原则的有关规定,增加了延性构造细节设计的有关规定。6增加了抗震分析建模原则和抗震分析方法等有关规定。7修订了抗震措施的有关规定。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4、震减灾法》,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公路桥梁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发挥公路交通网的功能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细则。1.0.2本细则主要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混凝土梁桥、圬工或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特大跨径梁桥和拱桥,可参照本细则给出的抗震设计原则进行设计。1.0.3按本细则进行抗震设计的桥梁,依据本细则第3.1.1条进行分类,其抗震设防目标是: 当桥梁遭受E1地震作用时:各类桥梁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当桥梁遭受E2地震作

5、用时:A类桥梁可发生局部轻微损伤,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可继续使用;B类、C类桥梁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加固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参照国外桥梁抗震设防的性能目标要求,同时考虑了和原《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中桥梁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要求的延续性和一致性,本细则规定,A类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中震(E1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475年)不坏,大震(E2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2000年)可修,B、C类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E1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50-100年)不坏,中震(重现期约为475年

6、)可修,大震(E2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2000年)不倒,D类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重现期约为25年)不坏。需要指出的是,对于B、C类桥梁,其抗震设计只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抗震设计和E2地震作用下的延性抗震设计,满足了这两个阶段的性能目标要求后,中震(重现期约为475年)可修的目标即认为已隐含满足。因此,本细则实质上是采用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1.0.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公路桥梁,须进行抗震设计。A类、B类和C类桥梁须进行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D类桥梁只须进行E1地震作用

7、下的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的B类、C类、D类桥梁,可只进行抗震措施设计。1.0.5本细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桥梁和有特殊要求的大跨径或特殊桥梁,其抗震设计应作专门研究,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1.0.6抗震设防烈度须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对桥址已作过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梁,应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2术语、符号2

8、.1.1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2.1.2抗震设防标准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公路桥梁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2.1.4E1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短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一级设防水准2.1.5E2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长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二级设防水准2.1.7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动加速度的设计取值。2.1.13抗震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