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72581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9
《课题总结结题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结题材料(过程材料)包括①课题立项申请书、任务下达书;②《课题结题验收表》、《信阳市立项课题中期管理评估表》;③课题研究报告;④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论文、著作等);⑤相关附件或佐证材料。1.成果要求⑴研究报告每项课题必须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字数至少在1万字之上.内容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即过程材料;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也算过程材料;③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即活动材料;④课题进程或阶段说明的活动材料;⑤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其取得的社会效益的成果材料。⑵课题研究的其他成果著作类科研成果:要突出实践\实验分析,
2、突出应用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这一方面,我们是基层教师很难做到,如果能够做到,当然更好);论文类科研成果:要有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的若干篇论文(只有一篇论文不能作为课题研究成果);教材类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学改革的内容,体现创新部分,突出学生学法教育和能力培养,这一点希望老师都能够有,因为我们有教学案例,可以分为教学案例汇编和教师资料汇编;多媒体课件及软件开发类成果:具体说明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实际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2.课题结题时间和成果所有权⑴课题结题时间以省教学研究室颁发的结题证书时间为准;⑵课题负责人或成员如有变动,
3、需由原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变更说明,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交省教研室备案,成果所有权以结题时课题组成员为准。一、结题所需的材料教育科研结题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是对研究成果的鉴定。对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呢?一般需要准备如下材料:1.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2.课题立项批复通知;(如批复文件等)3.课题开题报告;4.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5.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6.附件:(1)课题成果;(论文集、专著、师生获奖证书等)(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等。(教学案例、问卷调查表等)教师个人专项课题结题要准备哪些材料课题结题,
4、是每位教师课题研究必须经历和面对的问题。课题结题也意味着辛劳之后即将收获,可是有时候,我们会面对“歉收”的尴尬局面。其实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我们教师并不知道课题结题需要准备些什么,显得茫然。针对此种状况,特将结题需要准备的材料细加罗列,便于老师们针对要求实施课题的自我管理:1、课题成果申请鉴定书(这是有固定规格的,可从无锡市教科网下载)2、课题研究报告(若是规划课题,则还要准备工作报告)3、立项通知书(复印件)4、开题报告(也就是实施方案)5、研究论文(发表的、获奖的都可以,但必须与课题相关)\6、典型案例分析课题研究过程性资
5、料(比如上课、研讨等)8、自选的其他相关材料目录一、问题的提出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四、题实施的主要策略1、创建班级建设目标,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2、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A、墙壁——个性的展示台B、图书角——知识的殿堂C、黑板报——知识的沃土3、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A、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标志。B、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C、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4、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A、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B、开展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C
6、、开展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六、研究成效分析1、创建班级文化,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舞台。2、班级文化的建设促进了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七、问题与思考八、参考文献附录《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的新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本文在近几年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建设目标
7、,让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创建班级精神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身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主要由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
8、。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思想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潜力未充分挖掘,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