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ID:40048638

大小:284.3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18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_第1页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_第2页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_第3页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_第4页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人们对物质世界实践的把握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行活动(一)实践的内在矛盾哲学史上的实践范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把生活、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反映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论本质。黑格尔提出“实践理念”的概念,以一种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特征,但黑格尔所说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旧哲学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的客观原因不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实践的这种内在矛盾,是

2、造成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1、实践范畴的出发点实践是同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过程。物质生产是实践的首要形式。生产实践是: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人和人之间互换其活动的过程;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从这一点出发,将能动性、自主性与物质性、客观性统一起来。2、实践范畴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

3、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实践是对象性活动;(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2)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第二,实践具有客观的、感性的形式和性质。 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实践作为首要的形式和内容时,他所理解的实践是同自发的自然运动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活动过程。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二

4、)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及其特征实践首先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特征使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理论活动区别开来。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人是实践的存在物1、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本。2、实践活动使人成为有意识的存在物。3、实践活动不断生成并确证着人的本质。这是从人的本质来看的。总之,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据,产生了人的意识,形成了人的本质,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因此,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二)实践

5、是客观的、能动的和社会的活动1、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2、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的活动(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2、社会实践(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3、科学实验(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三、实践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所谓实践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主体能力结构中存在三种基本因素:1、人本身的自然力;2、智力因素;3、精神动力(情感、意志)因素。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1、个人主体2、团体主体3、社会主体4、人类主体(

6、二)实践客体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结构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一方面,客体自身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客观事物能否成为客体,要看其是否纳入到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来。同实践活动的主体一样,实践活动的客体也有其内在结构。从种类上来分析,实践活动的客体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客体最基本的形式。它是指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自然物质,也包括改造或制造出来的人工自然物等。社会客体是指成为主体改造对象的各种现实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如经济、政治制度等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以物的

7、形式存在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各种理论学说等(三)实践的中介实践活动的中介是指主体用以作用于客体的物质手段。它包括各种形式的工具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四)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1、从性质上看,实践主体和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2、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方面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用自己能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定,否定并超越客体的现实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