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34414
大小:2.65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7-18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多情的季节。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山 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登高》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从我们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是谁呢?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都的秋》。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
3、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
4、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时代背景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郁达夫不同时期的照片课题释义“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5、,“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五、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让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围中。2.指定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全文或自读。3.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到作者直接抒情的部分时,要读的意味深长,准确读出作者的心境、情怀。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六、课文结构: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物本无情,但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产生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孤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凄美,这
6、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现在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篇散文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一)这篇课文大家已经读过两遍了,那么我现在就来考一考大家:作者在第一段中便点明“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请问:故都的秋味是什么?特别地清、静、悲凉。一首诗有诗眼,词有词眼,那这篇文章的文眼在哪里?“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二)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迫不及待的描绘古都的秋啊?那是不是整篇
7、都是在描绘秋景呢?(分析课文结构)1.2自然段是直抒胸臆,以及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古都的秋的秋味;3——12自然段:主体部分,描绘了不同的秋天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古都的秋的深爱之情。13、14自然段:开头,再次表达自己对古都的秋的挚爱和眷恋之情。比喻。用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表现在作者笔下的哪些人、事、景物?请找出具体描写秋的景况的段落语句课文结构1、总写(1-2)2、具体描写(3-12)3、总结、照应开头。(13-14)学习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
8、然段)学生朗读前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章前两段,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写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段写南国之秋景及其特点,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总起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