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32776
大小:39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8
《【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二课时)》(人教)讲授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合肥一中李晋凯◆模式介绍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
2、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教材分析本节课中,课本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速率简单地介绍了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总结了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思考与讨论,引入了浓度、压强、表面积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又设置新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发现化学反应限度问
3、题,经过对该问题的探究和认识,进而形成了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以上述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建立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简单介绍了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的条件和控制有利反应进行的措施和方法,以煤燃料为例,讨论了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措施与方法。在处理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中,本节划分为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就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影响速率的因素进行教学,第二课时对化学反应的限度的条件和控制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进行安排对课时安排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但也存在时间上相对比较紧。◆思路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化学
4、反应入手,引出化学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限度,从而提出可逆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溶解平衡的类比引出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化学平衡本质以及的外部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响形成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
5、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教学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新课导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所有反应物能否完全(按照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量关系)转变成生成物,
6、如果能,反应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预知理论产率极低的情况下,就不必再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进行探索性实验等。【板书】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推进新课】师:请同学阅读课本P44实验2-7,回答有关问题。生:探究实验2-7:把1mol/l的Na2SO4溶液逐滴加到3ml-4ml的CaCl2溶液中,直到不再有沉淀产生为止。反应现象是:白色沉淀产生。 离子反应方程式:Ca2++SO42+=CaSO4↓生2:继续演示实验2-7:过滤,取澄清溶
7、液与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1mol/l的Na2CO3溶液,可能的现象是:有白色的沉淀CaCO3产生,或者没有沉淀产生。【板书】二、化学反应限度【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45页【板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板书】化学平衡不同的平衡体系到达平衡状态时,反应限度不同。例如 平衡体系1,Ca2++SO42-===CaSO4↓平衡体系2,Ca2++CO32-===CaCO3↓【合作探究】铁高炉尾气之谜三、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在生产生活中,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发生
8、,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就要讨反应条件的控制。【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46页师:带领学生探究A.建筑物定向爆破问题;B煤的燃烧条件问题。原煤含S量:要求<2%,否则SO2排放浓度会偏高;原煤粒度:要求≤40mm,且越均匀越好,但不能使用粉煤;炉膛:耐高温;烟囱抽力要求有大于20%的富余能力,氧气要适当充足,等。必要时查阅资料。【课堂小结】i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反应限度。ii.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化学反应向有益的方向尽可能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