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

ID:40022714

大小:257.8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典文献学简况吴昱昊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历史渊源1.孔子删《诗》修《书》“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史记·儒林列传》2.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臧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祕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

3、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汉书∙艺文志》3.西汉今文经学家的古籍整理秦末古籍散乱,秦博士伏生等将所藏经书(伏生尚书乃秦禁书时壁藏之物,原百篇,汉兴仅存29篇)或所记经书以汉隶写定,或以汉代通行语言撰写章句串讲大意,当然是一种文献整理的工作。当时大儒有陈涉博士孔甲(孔子嫡传)。汉兴后,易有田生,书有伏生,诗有鲁国申培公、齐国辕固生、燕国韩太傅,礼有鲁国高堂生,春秋有齐国胡毋

4、生、赵国董仲舒。今文经,区别于西汉中后期出现的孔壁古文、河间献王古文以及秘府古文经书,是汉代通行的经书形式。在文字、词句、篇章、编次、大意、学术主张、政治思想上皆与古文经有很大区别。简单来说,就是汉代儒生,依据战国以及秦代古本经书残本或经师自己的记忆,用汉代语言文字抄写记录的儒家典籍。故后人称之为“今文”。今文家的贡献主要在传布经文、大意串讲和阐发。4.汉魏古文经学家的文献整理汉代古文经书三大来源:孔壁古文、河间献王所献古文、秘府旧藏古文。孔壁古文为孔安国所得,与伏生今文尚书相校,多十六篇。今文尚

5、书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刘向以中秘书校之,今文经书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文字相异七百余处,脱字数十。今文易,刘向以中书所校,亦有脱去。又孔壁所出礼古经,较鲁高堂生所传十七篇礼,多三十九篇。又孔壁古本孝经,也与今文不同。可见古文经的价值。因此,古文经学兴起。代表人物马融、贾逵、郑玄、王肃等。主要工作为校勘考订经书文字异同,注意力主要在注释考辨经书名物,而非串讲大意。最区别于今文经家法的一点是,古文家治经,都从文字、训诂、音韵入手搞通经文,然后才是微言大义。这样的学问与治学方法,后世称为汉学,

6、以区别于宋儒的重体悟重大义的宋学。5.清儒与文献整理鉴于明亡的教训,清儒有感于明朝学风的空疏,认为根源在明朝诸生不读书、不务实。因此,清初,顾炎武、颜元等极力扫空明朝旧习,一反宋儒明人言性谈玄的风气,倡导有清学术上溯汉朝,直接师承汉代古文经师如郑玄、贾逵等的学术思想主张甚至治学方法。这是清代文献考据学的先声。乾嘉时期,一方面由于文字狱,清儒只得以考据避祸;但更关键的一方面是经过清儒一百年的师承和努力,学术内部发展的动力使得乾嘉时代的中国学术,文献考据占据了大部分江山。清儒在越过唐宋元明,直接师承汉

7、儒之后,给中国的学术,带来了极高的发展。清儒的经学、史学、文学、子学,无不以文献考据为主,无不以文献考据为基础。主观上对中国历代古籍都有一个很好的梳理研究,客观上大大发展了中国独有的学问,如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可以说,中国古典文献学这个学科,正是在汉儒的先声与清儒的殿军中,脱颖而出。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定义简单说来,就是运用一切中国古典学术工具方法,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形态、流传、内容、思想的全方位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技术1.基本技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2.文献技术

8、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校勘学3.综合技术历代典章制度、历史地理学、古代文学、古代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基本书目经部: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史部:前四史精熟,其余通读。子部:《庄子》、《老子》、《荀子》集部:《文选》、《楚辞》、《古文辞类纂》基础学科: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文献学:《四库总目提要》、《书目答问补正》、余嘉锡《古书通例》与《目录学发微》、王欣夫《文献学讲义》文字学:《说文解字》、章太炎授课笔记、黄侃札记音韵学:周祖谟《广韵校本》、黄侃广韵札记、刘晓南《汉语音韵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