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22451
大小:2.8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古代的艺术(上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艺术课标详解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知道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宋四家的主要书法成就,知道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了解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甲骨文甲骨文金文李斯书法秦朝篆书秦朝“书同文字”的意义:1、克服文化交往时的障碍2、促进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隶书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基本脉络: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隶书→楷书╰-—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趋势: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
2、期是隶书向楷书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历史地位: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硕果仅存的表意方块字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楷书:发展——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朝鼎盛。特点——笔划详备,结构严整名作——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张旭草书怀素草书王羲之草书草书发展——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简约流畅,任情纵性,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名家——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
3、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行书行书发展——东汉至西晋,完全成熟特点——具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名家——王羲之《兰亭序》“宋四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4.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简表朝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等,号称“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元代赵孟頫,创立赵
4、体明代文征明、董其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起源:新石器时代萌芽演变:夏商周绘画主要以人物肖像为主的壁画和帛画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隋唐五代中国绘画形成高峰宋代时中国画的转折点,崇尚写意的文人山水画形成潮流、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高。明清时期绘画逐渐平民化世俗化实用化二.“画中有诗”的中国画中国画特点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内容上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手法上灵活、自由,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宫廷画和民间画
5、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魏晋的凸显个性西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局部)画面描绘了封建时代的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人物画形成唐朝的雍容华贵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历代帝王图》(局部)宋元的山水花鸟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画家
6、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山水画成为画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明清的怪僻清新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一团和气图》明宪宗朱见深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安晚册》之四。郑板桥的《兰竹图》知识网络画中有诗(中国画的共同风格)1、中国画用料:笔、墨、纸、砚、绢素以及矿物颜料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科表现技法: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技术风格: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类2、文人
7、画:(1)时间——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2)特点: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以及篆刻艺术为一体。(3)典型:苏轼、王维3、山水画(1)表达内容特征——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如: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2)技法特点——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3)艺术特色: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往往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两宋宫廷画活跃,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突出,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三、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戏剧的历程原始歌舞—
8、—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南剧、金代的诸宫调——元杂剧——明代昆曲——清代京剧京剧的崛起背景:明清时期,北京戏剧舞台活跃,成为各种剧中竞争的场所形成:清乾隆时期,徽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发展成为京剧发展: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特征: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