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22115
大小:1.0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古代文论课件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论——蒋凡、郁源一、绪论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的文化境遇(1)延续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经济文化结构的解体(2)文学艺术话语范式的转变与传统文论的失语(3)实用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流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冲击(4)西方文化形态与文论话语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论的挑战何以在当代还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论(1)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认识和接受(2)对传统社会多元视角的了解与认识(3)对传统人性心理结构和精神价值的了解与认识(4)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延续文化血脉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一)同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独具特色,有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
2、保守、落后的一面。超稳定结构与保守性,复古与拟古主义、乾嘉学派到整理国故······感性诗学,诗性体悟,感悟式批评与西方的理性思辨,注重体系的建构相区别。比较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司空图对“纤秾”的理解: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树满桃,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具有严密的体系。参阅乐黛云教授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207页。落后性与保守性的主要表现:一——文学、戏剧未能取得正统地位,其研究亦受到排斥;二是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与启蒙运动的被压制。(二)由
3、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法天贵真思想对文学创作与文论的影响。宗法制社会文化形态,个体的修身,家族的宗法血缘关系,国家乃是被放大的家族结构。文学恪守伦理意识和教化原则。儒道对文论话语的影响,外在的影响与内在的影响——参看韦勒克《文学理论》中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思考:你认为是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论的影响大还是道家思想的影响大呢?(三)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有确定性,也有多义性。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得意
4、忘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及与眉睫之前。虚实相生,神与物游,情景交融······中国古代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所形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质与文,情与景,意与象,虚与实,动与静,繁与简,正与奇,雅与俗,形与神等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四)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模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第二节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有系统的理论专著,但更多地是如下几种表
5、现形态:①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片段的文论;②笔记体的诗话、词话;③文人之间的书信和各种文体序跋;④小说(戏剧)评点;⑤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等有关文学的言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