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11478
大小:1.2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7
《七年级下册作文怎样选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选材导入新课上联:抓耳挠腮落笔愁下联:胡编生套成文羞横批:无米之炊讲授新课什么是选材选材,就是根据主旨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讲授新课经典回顾《阿长与〈山海经〉》1.阿长称呼的来历;2.元旦吃福橘说恭喜;3.教我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4.“切切察察”的毛病;5.“谋杀”我的隐鼠;6.摆成“大”字的睡相;7.“长毛”的往事;8.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中心铺垫补充依据确定详略阿长不无愚昧,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永远让“我”感念。讲授新课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1.
2、阿长称呼的来历;2.元旦吃福橘说恭喜;3.教我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4.“切切察察”的毛病;5.“谋杀”我的隐鼠;6.摆成“大”字的睡相;7.“长毛”的往事;8.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依据下列中心,判断上述事情哪件该详哪件该略。(1)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2)表现农村妇女生活虽苦,但仍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愿望的。详写就是对能突出中心的事件或环节进行具体的描写或叙述,要敢于放手写,细致刻画,充分展现作者所观所想。略写就是对次要的、与中心有关但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内容,进行概括式的描述。一、依据中心,去粗存精讲授新课二、文章选材贵在舍旧
3、取新所谓新颖,并非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或一般人尚未知晓的新鲜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滴水藏金,巧妙挖掘,就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佳作。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精心选材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讲授新课三、文章选材要真实所谓真实,就是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是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谓真实,还应该是说真话、吐真情。录讲授新课选择和运用的材料要符合实际情况。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坐在门边,拿着妈妈给我缝制的衣服,眼睛模糊了,但针脚却是那样清晰。
4、讲授新课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的轶闻趣事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讲授新课四、文章选材要舍大取小“大”
5、素材(大的事件,大的场面,人的复杂经历……)运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表现深刻的主旨,反映时代风貌。但初中生要把握好这样的素材难度较大,且初中作文篇幅较小,也难以运用“大”素材。舍大取小,就是在作文选材中舍弃这样的“大”素材,而选取平常普通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舍大取小之“小”,不是那些毫无社会意义的芥末小事,而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素材。这样的“小”素材主要有: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一棵小草、一朵浪花、一只蜜蜂等等小事物;能烘托出时代大背景、反映时代潮流的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6、要选出这样的“小”素材,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隐含的深刻意义。讲授新课围绕“慈母”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选材:(1)母亲自己省吃俭用,让子女吃好穿好。(2)母亲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养育子女,生活拮据。但孩子需购买参考书籍,或添置文化用品,她从不说一个“不”字。她还省下自己添冬衣的钱,为孩子买了学外语用的袖珍录音机。(3)孩子长大了,与母亲产生了“代沟”,觉得母亲的教诲、约束使自己不能自由,但终于有一天孩子发现母亲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强烈地感受到了“拳拳慈母心”。(4)一趟趟的家庭访问,一次次的耐心教育,一课课
7、的单独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像母亲,胜似母亲。讲授新课(5)母亲离孩子而去了,父亲承担起了当爸、当妈的两副担子。孩子生病,他彻夜不眠,细心照料;孩子要去春游,他不仅买来了面包、水果,还有小小的一包晕海宁;粗笨的手捏起了针钱为孩子钉钮扣……谁说是严父,分明是慈母啊!(6)母亲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她十几年如一日,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满腔热忱。她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常常备课到深夜,连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有时甚至还带病工作。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所教的班级,在全乡统考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母亲也连年被评为模范教师。题目:润物细无声——×老师二三
8、事题解:“润物细无声”是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的名句,这里是借用其比喻义。把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