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05988
大小:5.0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17
《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xxx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的形势截至2004年底,全球估计HIV/AIDS人数北非和中东540000次撒哈拉非洲2540万西欧和中欧610000东欧和中亚140万东亚和太平洋110万南亚和东南亚710万澳新35000北美100万加勒比440000拉美170万总数:3940(3590–4430)万我国艾滋病流行态势第一阶段:传入期(1985-1988年)第二阶段:播散期(1989-1993年)第三阶段:增长期或称广泛流行期(1994-2000年)第四阶段:快速增长期称大规模扩散期(2001年开始)我国HIV感染人数统计年度858687
2、888990919293HIV5197171299216261274年度949596979899000102HIV531156726493343330646775201281998242005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全国上报艾滋病疫情数03年04年04年与03年比较上升百分比%疫情报告数11453054166.72死亡数37974195.51局部地区正面临集中发病和死亡的高峰。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从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规律看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定义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医疗环境、医疗器械或医疗用品受到HIV污染而导致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了HIV,其
3、中也包括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而致HIV感染。艾滋病医源性感染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艾滋病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等。因此,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主要有三个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体液中的HIV精液11,000阴道分泌液7,000血液18,000羊水4,000唾液1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血源性传播是最具危险的艾滋病传播途径要高度重视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问题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1.能耐受低温而对高温敏感。加热56℃10分钟即可灭活室温下保
4、存7天仍有活性;被HIV污染的物品至少3日内有传染性;不加稳定剂病毒-70℃冰冻失去活性,而35%山梨醇或50%胎牛血清中-70℃冰冻3个月仍保持活性。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2.对多种消毒剂敏感。用以下消毒剂处理5—10min能灭活病毒:2000mg/L的次氯酸钠或二溴海因;70%乙醇、0.3%的过氧化氢、0.5%过氧乙酸等。3.HIV对以下消毒因子不敏感:紫外线、γ射线、0.1%甲醛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的预防标准预防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安全处置锐器强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对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安全处置废弃物提倡标准预防的理由艾滋病的传染期长且不易发现传染源艾
5、滋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甚至本人也不了解自己是否感染HIV由于歧视的存在,HIV感染者不愿意向他人甚至医生说明自己的HIV感染情况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标准预防的内容手卫生非直接接触技术正确处理废弃物器械、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6、与灭菌安全处置各种锐器严格遵守各种医疗操作常规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接触隔离:多重耐药菌、肠道传染病等。空气隔离(飞沫核<5um):水痘、结核、麻疹等。微粒隔离(飞沫核>5um):流脑、流感、猩红热、白喉、合胞病毒等。消毒灭菌基本要求消毒因子作用水平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中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低水平消毒法:只能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高度危险性物品
7、:指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的器材。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与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朊毒(感染性蛋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使用经卫生部批准的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物品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