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ID:39998249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_第1页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_第2页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_第3页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上的解放,中国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不会一步步取得革命的胜利。 鸦片战争前,由于长期形成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地域上的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自我优越感,严重地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当政者及整个国民的视野,人们普遍养成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态,认为“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好局面,可以永久维持下去。因此,清政府从未将别的国家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伙伴或对手,也就不会把自己视为民族国家体系中的普通一员,它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事实上工业革命在推动

2、西方各国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念和世界秩序。但清朝统治者们对世界大势茫然无知,仍然沉湎于老大帝国的千年迷梦,继续推行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政策。这样,觊觎中国已久的西方列强的入侵终于不可避免的揭幕了,在1840年爆发的这场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英国与代表东方农业文明的中华帝国的“较量”和“决斗”的鸦片战争中,无论中国如何谴责其非正义,也都无法改变失败的结果。清王朝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上国”急速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鸦片战争的惨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应的,在意识形态上必然要引起轰动,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把人们从天朝上国

3、的美梦中惊醒,也唤醒了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强烈民族意识,传统的民族意识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战争使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含义。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1895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加之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败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彻底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促进了中华民族真正的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面对亡国危机,以农民阶级为主力的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虽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夹击下以失败告终,但它是中

4、国农民革命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人民的觉醒,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要打倒帝国主义,必须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增加了人们斗争的决心。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形成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高潮。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开始选择以报刊为主要阵地宣传民主革命学说,各种报刊层出不穷。然而真正体现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意识转变、代表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是孙中山有关民族意识的思想和主张。孙中山民族意识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政治性,以建立现代立宪政府为目标。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

5、民主义”体系中的首要问题,但在这里,孙中山没有陷入狭隘的种族复仇主义的泥沼,而是把满族统治者和满族人民区分开来,从而抓住了当时国内矛盾的实质,即以满洲贵族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同各民族人民包括满族人民在内的矛盾。至此,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意识就不是单纯的种族主义,而是把“反满”斗争引上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正确轨道,并进而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可见,孙中山是根据现代的政治理念,而不是情绪化的种族仇恨或者传统的种族偏见来对清政府提出指控。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是对西方列强宰制中国的反应,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要求的产物,在推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同时,自身也在兴起与演变的跌宕

6、起伏中变异渐进。近代民族意识的突出内容是民族独立意识、世界竞争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权意识,这是一种开放型、进取型的意识;而传统的民族意识常常容易陷入封闭式、保守式的自我中心主义甚至盲目排外的极端种族主义。诚然,这两种意识的取向并不一样,免不了要经常互相牾口。但在反对西方侵略者以及后来推翻清王朝的一段时间的斗争中,两种民族意识曾交织在一起,交相为用。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从华夏中心主义独占鳌头,到多元民族意识并存,逐渐演变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意识的强势发展。历史昭示了孙中山的民族意识顺乎历史潮流而产生,其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是揭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体系,他所宣示的民族独立富强,清

7、除封建主义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污垢的主张,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前的最强音,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迅猛发展,是近代中国最具强烈时代感的民族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