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县情简介

息县县情简介

ID:3998580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6

息县县情简介_第1页
息县县情简介_第2页
息县县情简介_第3页
资源描述:

《息县县情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息县县情简介息县位于中原腹地南侧、大别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称,辖1区4办6镇12乡,总面积1892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息县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淮河穿境而过75.4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古老精深的农耕文化与绵绵细密的淮水文明在这里交汇,自古以来良田沃野、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息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磅礴大气的中原文化与灵动浪漫的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和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夏、商时期属豫州,在商代即存有息方国。息县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

2、1046年始封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在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古今相延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等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此,历史名人有“三年不语”的息夫人、“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清廉刚直的明代尚书李若星等。2009年,在境内淮河岸边发现距今3500年历史的商代独木舟,现作为镇馆之宝陈列于信阳市博物馆。这是一座永远不朽的红色丰碑。壮烈之举震撼人心,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息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3—,革命战争年代,息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涌现出红

3、色战士王遵义、铁血英雄何万镒、虎穴英豪隐剑、独臂战将廖政国、投笔从戎黎原将军等一大批革命志士。1947年,刘邓大军正是在息县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留下了“将军试水”的千古佳话。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县委、县政府在渡淮旧址建立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程。这是一片物华天宝的息壤宝地。息县良田广丰、物产足满,主食优良、果蔬鲜美,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挥墨留下“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的秀美诗篇。全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淮北小麦壮,淮南稻米香,素有“有钱难买

4、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之美誉。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粮食产量20亿斤左右,占全省的1/50,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出产的生猪肉质鲜美、久享盛誉,香稻丸圆如珍珠、香气馥郁,息半夏疗效卓绝、为人称道,堪称同类药材中的瑰宝。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美城。息县城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岛,东有澺河,西有清水河,中有龙湖和凤湖,具有“一山一岛两湖三水”环绕的地理格局。依托临淮滨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县委、县政府描绘了“一条大河润两岸,一山一岛紧相挽,一龙一凤映如意,一张蓝图十二

5、团”的壮美画卷,正在着力打造滨水新城、谯楼古城、息国故城、濮公山风景区、产业集聚区五大区域互动发展新格局。—3—目前,城区建成面积达26.5平方公里,形成了“七纵八横一环”的路网框架,建成了息州广场、马援广场、息夫人文化园等文化场馆,濮公山风景区、龙湖公园、森林公园正加速推进,城市风貌日趋靓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是一方蓄势待发的发展热土。息县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要冲,处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带,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国道G106、G230和省道S336、S337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

6、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随着息邢高速、安罗高速、濮潢铁路、淮河息县港等项目的规划实施,息县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大县实际,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提出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正着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目前,以营养主食、休闲食品、生态饮品三大系列为主的美食产业蓄势崛起,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检测、从流通到消费的全产业链。—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