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69747
大小:3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6
《【9A文】朗读技巧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1)什么是朗读。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再创活动,是一门自成体系的语言艺术。只要是能写成文字的,就是能读的,因此朗读具有广泛的活动领域和很高的实用价值,对于学习普通话,学习演讲和其他口语表达形式,也都有很重要的规范和借鉴意义。朗读不是一般的照文念字,而是要表情达意。朗读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对于外语课堂来说,朗读又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2)朗读的准备。朗读必须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朗读的准备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备课内容。朗读的准备包括分析和理解作品,具体感受作品,了解对象,扫清
2、文字障碍,对文章部分片断注上技巧符号,以作朗读提示。其中分析理解作品,感受作品尤为重要。朗读的准备主要有:1)掌握作品的主题。主题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主题应归纳得明确、具体、有感染力。2)了解作品的背景。包括作品内容的历史背景、作品完成的写作背景和朗读所处的朗读背景,尤以朗读背景为分析和理解的重点。分析时,要紧密联系作品,注意针对性,抓主流,抓本质。3)分析作品结构层次。层次是作品的结构和布局。自然段是作品结构的基本单位。要从朗读出发对自然段做进一步的整理。整理的方法有归并和划分两种。归并是把内在联系比较紧的段落合为一
3、个层次,或把内在联系比较紧的层次合为一个部分。划分是把一个自然段里的内容分成几个小层次。层次的整理有利于对作品发展脉络的把握。归并利于把握整体,划分利于体味局部。4)掌握作品的重点。作品中最集中、最典型地表现主题的地方,最得力、最生动地体现目的的地方,最凝聚、最浓厚地抒发感情的地方,最直接、最恰当地感染听众的地方,都属于重点。5)明确朗读的目的。朗读目的指朗读一篇作品时在德、智、美三方面所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明确、正确、富有感染力的目的,是贯串朗读全过程的一根红线,不可飘忽、失落。6)确定朗读作品的基调。基调是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基调是分析理解的结果
4、,是思想感情与具体作品内容相融汇的结晶。基调是总体稳定和局部变化的统一。基调往往是复合的,如岳飞的《满江红》,是凝重的,也是豪放的。基调也应该是理解与表达的统一。【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7)具体感受作品。为了使朗读更富有感情,教师应该通过想象,具体感受作品。朗读感受是把思维引向情感的桥梁。通过它,我们把文字词语还原成了客观事物,把作者的笔下物变成了我们的心中物。(3)朗读技巧。朗读的基本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1)停连。停连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是停顿和连接的合称。停连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依次是句
5、逗——顿歇——停顿——停连。无论从朗读者还是从听众哪一方面来看,停连都是传达或接受作品时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要,其中心理需要起主导作用。第一,停连的位置。停连位置恰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朗读效果,一般停连位置有如下几种形式:区分性停连。这是对不按词语分隔、只有线性连写的汉字按语义进行创造性的划分和组合的停连类型,它使语义更清晰、更准确,不出现歧义和误解。如“闯王一边一个亲兵持枪而立”这句话,如果在“一边”的后面安排一个停顿,说明是一个亲兵;如果在“亲兵”后面停,就有两个亲兵。呼应性停连。这是指加强语句内在联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尤其是长句子中“呼”和“应”距离
6、较远时)的停连类型。如“他^十六岁上大学,二十岁读研究生,二[十三岁参加工作。”一句(^为停顿符号,[为连接符号),“他”为呼,“十六岁”等是应。并列性停连。指在作品中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分内部的连接。如“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分合性停连。指为突出内容综合和分述关系而作的停连。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维妙维肖。”三个“有的”是分述,“千态万状”,“维妙维肖”的是综合,中间的停顿是分合性的。强调性停连。指为强调
7、某一词语而在其前后安排的停顿和其他词语之间产生的连接。这其实是重音表达手段的一种。如“拂晓的时候,战斗^“开始了。”判断性停连。指为表现思索和判断的内容、过程、状态等所作的停连。如“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转换性停连。指为表现内容的转折和反差所安排的停连,停顿时间一般较长。如“你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你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生理性停连。表现因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停连,象哽咽、语噎、垂危时的叮咛、气喘嘘嘘的报告、人物的口吃等。可不拘标点,灵活处理,并注
8、意神似,点到为止。如“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