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55714
大小:17.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教学设计】《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华东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材分析20世纪初,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两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以疾风暴雨之势推翻了长达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
2、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归纳历史知识能力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
3、的伟业;树立青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通过史实总结出来,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课前准备◆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滴滴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 一曲曲浩荡长歌,起
4、伏回响,悲壮动心魄 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 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 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 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走向共和》主题曲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学习。二、新课讲授(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通过课件讲解青年的孙中山由“救人梦”到“救国梦”的转变。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讲解孙中山由改良
5、的道路到革命道路的转变过程。1.创办兴中会时间:1894年11月地点:美国檀香山口号:振兴中华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此后,中华大地各种革命进步团体纷纷成立。“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吴玉章“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孙中山分析上面两段史料,得出各种革命团体由分散开始走向了联合。2.同盟会的成立重点介绍和分析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过渡: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下
6、,革命党人在各地领导了武装起义,起义烽火此起彼伏。(二)武昌起义教师: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知识,找一找: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结果?影响?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回答相应问题。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想一想: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三)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民国1年)总统:孙中山首都:南京措施: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果: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功绩:推翻了清朝统治,
7、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小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教学反思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