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简介-1

杨振宁简介-1

ID:39951920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5

杨振宁简介-1_第1页
杨振宁简介-1_第2页
杨振宁简介-1_第3页
资源描述:

《杨振宁简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杨振宁简介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2、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2年担任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个人经历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1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1938年夏,杨振宁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以出色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1942年,20岁的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1944年,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

3、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清华大学王竹溪教授。杨振宁在联大短短的6年,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杨振宁于《读书教学四十年》中回忆说:“我在联大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后来两年念研究院的时候,渐渐地能欣赏一些物理学家的研究风格。”“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是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6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1945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去了美国考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导师是爱德华·泰勒教授。194

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分道扬镳。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

5、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最令我感到遗憾的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1964年,杨振宁成为美国公民。此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为中国公民。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1年夏,杨振宁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

6、学会会员。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1994年,与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创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两人同任所长。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杨教授决定将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奖章慷慨捐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当中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奖

7、章,设于港中大校园的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因而成立。2002年担任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和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杨振宁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照澜院里

8、的一栋别墅是他的寓所“归根居”,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2012年6月30日,杨振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