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44789
大小:7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5
《毕业论文--对于读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于读书的思考2010.12【摘要】论文通过对于同济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讨论关于中国大学生阅读和高校的责任。同时,考虑到“阅读”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广泛的社会性,于是进一步探讨全民阅读以及软实力的培养。【提纲】论文结构引言(一)同济学生读书情况(二)对于大学生阅读的思考(一)全民阅读(二)文化大国之软实力【正文】引言:有一条可悲的消息,也有一条可喜的消息。可悲的消息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显示中国人一年平均读书量为4.5本,仅占日本人的1/9。可喜的消息是:调查又显示,由于手机阅读和网上阅读,国民
2、的阅读时间正在逐渐增加。坏消息真的坏吗?如果不足五本书里能有一本够你精读,有所收获,这也不算太坏。如果这五本书不外乎菜谱之类的休闲类读书,那才是真的坏呢!好消息真的好吗?手机阅读和网上阅读是否能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还有待考量。总而言之,我们这个时代人大概是中华民族所有历史时期里最不爱读书的一代了。我们的文盲率低,我们读的书少。而偏巧,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国民却是最应该读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的中国的历史时期太特别了,面临着最为复杂的政治形势,而人们对于此时期民族文化精神的期待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3、。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矛盾,似乎都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人们忙着赚钱、独孩子忙着高考、老人忙着看病、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忙碌的社会,这是因此,才更需要不断稀有精神的营养。温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那么能够给民族带来希望的书籍是什么样的书籍?我们这个社会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书籍?我想无非是让人们放松身心,认识自己为先。约束道德,强化素质为其次。解读社会,发现矛盾为最终目的。虽说读书是个人的事,但我认为,读书不在个人,尤其是想让读书对社会产生影响时,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这就是需要营造这样意识和
4、风气,以此来获得真正的文化精神,来承载着我们这一时代的人充满信心,积极地走向未知的未来。(一)同济学生读书情况同济的读书风气是非常可喜的,图书馆一座难求,周末南北楼都是自修的学生。但是,这里的“读书”是读什么书?除去教科书和专业类书籍,同济的学生也许真的不算是爱读书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一下同济同学读书情况到底如何。以下是我做的一份小小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本学期某两个工作日中午,四平路校区图书馆随机抽取的21人,调查方式为采访调查。采访问题如下:1、你的专业类型理科工科文科商科其它2、你每学期读多少人文
5、类书籍?3、觉得自己的读人文书籍情况如何?读得太少基本满意读得太多没考虑过4、最近想读的人文类书籍有哪些?调查结果如下:2469211807104最近想读的人文类书籍有:《中性》、《幽暗国度》、《目送》、《昨日的世界》、《名侦探的守则》、《新版古龙全集》,《病隙碎笔》、《古拉格群岛》,《一九八四》、《孤独六讲》、《活着》、《海子的诗》、《山楂树之恋》、《Google将带来什么》、《真话》、《芒果街上的小屋》、《智慧的觉醒》。有些人说书名太长记不清,有的人说没有特定目的,看到那本想读就借哪本,有的人说没什
6、么特别想读的。总结一下这个调查结果,其实和我自己预想的相差并不大。理工科生多的学校,如果学校不着意建立人文气息,学生们如果也没有这个爱好自然不会去读了。他会觉得一没有这个时间,二也没有这个必要。在读书的数量上,倒是比较令我吃惊,竟然有人能保持每学期20-30本的阅读量,我和他交流了一下,他是08级经管学院的学生。我问他是什么原因让你保持这么高的阅读量?他说他喜欢读书,读书也很快。我问他周围有同学和你读书一样多的吗?他觉得还是有的,只不过不能保证都是精读,有的可能翻翻就过了。我问他最近想读什么书?他说想读
7、费尔南多*帕索额的《惶然录》。紧接着读书10-20本的学生是来自09级英语系和哲学系的两位女生,其中一位说她精读每学期大概也只能读个7、8本,另一个说说大部头的书太累了,而且要消化一段时间,学生工作和课余活动占据了她很多课余时间。我总是认为一学期至少精读5本书,这里的精读是指那些读了之后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比如《金刚经》、《道德经》、《苏东坡传》之类的,而有的书我觉得可以称之为泛读,比如《围城》、《隐之书》、《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也是经典,不过这种经典并不是磨脑子的书,所以不妨作为一种积累来阅读。
8、总体来看,同学们的读书量还是不够大,虽然有同学每学期读20-30本,但是这并没什么令人惊奇的,上海的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从高中就开始培养学生海量读书,我上高中时接触了一些复旦附中的同学,他们当时就在看一些很专业的文化书籍,他们的读书量真的挺可怕的,《论语》、《孟子》如数家珍不说,当我还不知道谁是博尔赫斯、福克纳时,他们却觉得这就是自己隔壁邻居一样的熟人。相比之下,是不是我们的本科生需要惭愧一些呢?接着分析同学们想要读的书,大部分都是很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