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31817
大小:7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5
《缘缘堂随笔的风情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缘缘堂随笔的风情美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独具风格与神韵的散文大家。从1931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到文革时“地下”写作和编定《缘缘堂续笔》,他一生的散文大都以“随笔”相称,且与“缘缘堂”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我们不妨把丰子恺的所有散文都称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随笔”应理成为丰子恺散文的统一标识。 缘缘堂随笔中的不少篇什写了丰子恺故乡浙西的风情。阅读缘缘堂随笔,一股浓浓的浙西风情扑面而来。笔者的老家是离石门镇5公里左右的乡下,自幼熟稔浙西风情,觉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绍缘缘堂随
2、笔中的浙西风情美。 钱塘江,古称“浙江”,又因其流向成“之”字形,故又称之江。浙江人习惯以钱塘江为界来划分浙东和浙西两部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浙东和浙西的风情自然相差很大。不过在外地人眼里,不要说浙江,就是包括江苏,也都是属于吴越地域文化圈,有其“同俗”的一面。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今属桐乡市)石门镇。石门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疆越界,石门正是两国的边界,故名。又因为京杭大运河从西南方向流来,拐个湾后向东南方向流去,故又称石门湾。石门镇地处浙西太湖流域,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吴越先民就在石门附近的
3、罗家角一带生息繁衍了。旧时崇德县属于嘉兴府。 丰家在石门镇算得上是个殷实人家。其祖上自明朝以来,世居此地。到丰子恺这一代,还有几十亩薄田,一爿百年染坊老店。平日雇几个工,田里的租谷,染坊的进项,尚能维持小康生活。 笔者试图通过对缘缘堂随笔的零星风情描写进行组合,整合出丰子恺笔下相对完整的浙西风情图。这样,我们就能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上来接受缘缘堂随笔的文化信息,从而更好地领略其魅力。 法国文学史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泰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
4、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①缘缘堂随笔中的浙西风情大都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与当下的风情已有很大不同。还原丰子恺笔下的浙西风情,有利于我们对缘缘堂随笔作出“最后的解释”。 一、生产和商业习俗 浙西地区具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和丝绸文化历史。在罗家角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丰富的稻谷堆积。浙西湖州郊区的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前者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后者属于良渚文化时期。 严格地来分,浙西的庄稼地分可为旱地和水田。旱地是河边的圩埂和水田中间的地墩,主要种桑,桐乡、崇德
5、一带也种晒烟、杭白菊、棉花、黄豆、蚕豆等;水田种单季水稻,也种小麦、大麦和紫云英等春花作物,还有一些池塘,用以种菱藕和养鱼,可谓“浅处种稻深处菱,不深不浅种荷花”。 随笔《杨柳》中,丰子恺简略地提到了石门一带的农作物:“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 种植水稻,令农民们最头痛的事便是水的排灌。没有水,水稻会被旱死;而洪水泛滥,被淹没的秧苗也会腐烂死去。在没有抽水机排灌之前,抗旱和排涝都得靠龙骨水车戽水。 1934年,杭嘉湖平原遇上了空前的旱灾,农民们戽
6、水抗旱。丰子恺的《肉腿》便详细地描述了大运河两岸农民戽水抗旱的情景。从石门湾到崇德之间,十八里运河的两岸,密接地排列着无数的水车。无数仅穿着一条短裤的农人,正在那里踏水车。当时大多数小河已经干涸,有些人家稻田里的秧苗已经被烈日晒枯了。但当地农村所有的壮劳力都出动,甚至有些妇女和孩子也都参加到踏水车的行列中来。他们在运河两岸密密地排起水车,把运河中的水戽到小河里,再把小河里的水戽到水渠里,水最终从水渠流入青苗田里。 杭白菊是丰子恺故乡的特产。秋天时,菊花地里开满了白瓣黄蕊的杭白菊。农民们把盛开的杭白菊采摘下来,
7、蒸熟后晒干,用以泡茶,水中仍会绽放玉色的杭白菊,十分美观。菊花茶芳香扑鼻,回味时有丝丝甘甜,且清凉明目,为上等饮品。秋收时,正是丰子恺故乡的农忙时节,除了收获杭白菊,农民们还要收割单季水稻,又得播种春花作物,是名符其实的农忙。随笔《辞缘缘堂》写1937年秋天,日本侵略者逼近石门镇,丰子恺率全家老少逃出缘缘堂,到乡下妹妹家避难,正赶上农民们“秋收冬种”: 我家自迁乡后,虽在一方面对于后事忧心忡忡;但在他方面另有一副心目来享受乡村生活的风味,饱尝田野之趣,而在儿童尤甚。他们都生长在城市中,大部分的生活在上海、杭州
8、度过。菽麦不辨,五谷不分。现在正值农人收稻、采茶菊的时候。他们跟了茂春姑夫到田中去,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6•136) 原先的水田,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水,俗称“烂水田”,收割水稻很不容易。一般要用3根小竹竿,一头捆扎在一起,一头插入水田,形成支架,每隔两、三尺支起一个支架,其上横架大竹竿,便成了“笐子”。把稻束插在“笐子”上晒干后,再挑回晒场上脱粒出稻谷来。丰子恺在1938年写的《日本空军近视眼》一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