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2 (1)

教学相长2 (1)

ID:39926947

大小:30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5

教学相长2 (1)_第1页
教学相长2 (1)_第2页
教学相长2 (1)_第3页
教学相长2 (1)_第4页
教学相长2 (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相长2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相长《礼记》《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困,

2、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玉不琢(琢:琢磨),不成器(器:器物)。人不学,不知道(不知道:不懂得规律和道理)。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念终始典于学:对教育事业要始终念念不忘。典:经常。)其此之谓乎!解释【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对教育事业要始终念念不忘。”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虽有佳肴〔虽:即使。)(佳肴:美味的菜肴。〕,弗食,(弗:不)不知其旨也;〔旨:味美。〕虽有至道〔至道

3、:最精妙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知识不够用,难以应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相长:互相促进。〕解释【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了然后才知道自己不够的地方,教后才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特色赏析本文主要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主要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玉不琢,不成器。”引申到“人不学,不知道。”讲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即使有美味

4、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逻辑严密,有条有理,并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语法现象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虽古:即使今:虽然2.不知其旨也旨古:味美今:意义3.虽有至道至古:好到极点今:到4.教然后只困困古:困惑今:困难5.教学相长也长古:促进今:增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5、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