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鹦鹉的饲养

血鹦鹉的饲养

ID:39907922

大小:36.0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14

血鹦鹉的饲养_第1页
血鹦鹉的饲养_第2页
血鹦鹉的饲养_第3页
血鹦鹉的饲养_第4页
血鹦鹉的饲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鹦鹉的饲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鱼刚买回时颜色红很美丽,但现在逐渐退色,要采取的方法    1.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颜色变好,喂鱼在习惯饲料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饲料,逐渐调整到新饲料。这样会调整过来。    2.如果鱼缸必需保证4小时的光照。   3.换成红灯管,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4.鹦鹉、七彩如果颜色变浅超过90天,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程度。所以要及时更换饲料。    二、鹦鹉胆子小,不进食怎么办?    鹦鹉胆子小,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10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时间长了,

2、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当然最好是和龙等大型鱼分缸养,鹦鹉吃起来就从容了。    不过,就算吃的少也没关系,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你设想一下自然界,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很自然的。   三、我发现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是不是应该勤换水?    对,加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水清亮了再换水,鹦鹉比较喜欢新水,换一点困好的水应该。每三天换1/4的水为

3、好。这样一来,饲料产生的水中的颜色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鹦鹉现在不红了,它们好像不爱吃颗粒饲料,怎么办?    鱼刚到你的缸里会有一些褪色,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也会使颜色变好。每天给四小时以上的光照。 冰冻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在喂鱼儿爱吃的饲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颗粒,要少,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多颗粒,减少爱吃的饲料,慢慢就转过来了。    五、鹦鹉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怎么办?    鹦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注意5点:1/

4、别喂太饱,半饥饿状态时,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晚上喂,白天饿了,就会出来了。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了。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1.水质要求  血鹦鹉喜欢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水族缸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左右、溶氧8毫克/升。 2.温

5、度控制  血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 0~3 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 5~2 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3.饲养管理  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

6、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鹦鹉鱼常见病的防治    鹦鹉鱼属于大中型鱼,应该把它放入较大的缸里饲养,并且加强水的清洁和输氧。 你根据以下文章判断你的鱼的状况:   热带鱼寿命短,一般只有2~3年(小型鱼)。鱼患病及时治愈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其常见病的防治要点如下:   (一)病态表现   有时不同的病有相同症状,这就需要根据特殊症状做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1)病鱼精神不振,萎靡,俗称“不现实”,活动量明显减少;   (2)离群躲在角落或扎堆。   (3)尾鳍、背鳍或不伸展,俗称夹尾巴。  

7、 (4)食欲不振,不抢食。   (5)体表颜色不鲜艳。   (6)身上出现特殊病变或症状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例如:斑点、烂块、红肿、水肿、充血、瘀血、出血、颜色异常、粘膜增多、粘膜脱落或到处蹭其体表或各鳍、到处钻左右摆动等异常表现。   (7)热带鱼患传染病须具备3个条件:   ①病原体: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   ②传染途径:被污染的水、用具、水蚤、病鱼等。   ③易感动物(鱼):同种鱼大部分同时得了相同的病。   (二)发现病鱼的措施  (1)首先区别是否是传染病,应及时诊断,如不能确诊一律暂时不动或按传染病饲养管理。   (2)发生传染病的鱼群或个体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