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第四单元

语文3第四单元

ID:39903177

大小:9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4

语文3第四单元_第1页
语文3第四单元_第2页
语文3第四单元_第3页
语文3第四单元_第4页
语文3第四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3第四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漫游五彩斑滥撕打别出心裁B.汲取高深莫则湮没惊诧不已C.遐想微乎其微神密因地制宜D.浩瀚如烟似雾震惊撒手人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的情景。②在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

2、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A.一时  效劳   从属B.瞬间 效力   从属C.瞬间   效劳   归属D.一时   效力   归属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第12页共12页D.近

3、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

4、,热闹极了。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②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③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④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⑤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A.①④⑤③②B.①②④③⑤C.②④⑤①③D.②⑤①④③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

5、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C.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D.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它们是在表演吗?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12页共12页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

6、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

7、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

8、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