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02200
大小:4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4
《江西省南昌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南昌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
2、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3.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
3、.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4.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正确的是()A.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B.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些问题C.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是封建社会所固有的D.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5.洪武三年,朱
4、元璋颁发圣旨,推行户帖制度。有人收藏了一份明代户帖,其上引述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人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查《明太祖洪武实录》有一道与上述意思相同的圣旨:“民者,国之本也。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据此你认为以下正确的是()A.户帖制度始于明朝,以上材料即是明证B.某人历藏的这份户帖显然造假,
5、文字表述不通,与《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不符C.从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历代非常重视户籍制度,因为人口是税收的重要来源D.户帖所引圣旨是大白话,与朱元璋的底层出身是相符的,《明太祖洪武实录》所载经过了史官润色6.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适合八股取士7.《大国崛起的奥秘—一国家管控》指出:“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
6、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8.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不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A.泥活字版B.《四书集注》C.《全宋词》D.《玄秘塔牌》9.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
7、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地域决定政治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德孵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韧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8、B.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C.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D.探索民主共和之路11.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表中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12.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第11页(共12页)第12页(共12页)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