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93560
大小:210.2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14
《培训内容3——建筑节能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节能讲座大纲建筑节能概括建筑节能基础知识建筑节能技术与材料一、建筑节能概况建筑耗能现状建筑能耗增长原因分析建筑节能目标建筑节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区别全省的建筑节能概况1、建筑耗能现状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能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我国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农村居住建筑和城镇民用建筑,建筑能耗形式各不相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距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1)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过高原因分析:围护结构保温不良
2、(如:墙体、门窗、屋面、地面);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热源效率不高。(2)空调能耗巨大。北方空调主要用于夏季降温和过渡季节采暖;南方空调主要用于夏季降温和冬季采暖。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如: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空调设备运行能效低;输配环节中末端设备热交换效率低;建筑物运行管理差(如门窗、洞口经常不关)。(4)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能耗问题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中空调能耗呈上升趋势。长流流域将有部分建筑需要采暖。如果该地区照搬北方集中供热形式耗能巨大。(5)我国农村建筑耗电和
3、生活用标准煤。建筑面积为240亿平方米,总耗电900亿度,生活用标准煤0.3亿号/年。(3)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巨大。原因分析:以电力消耗为主,设备和管理原因,建筑系统绝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的运行状态,能效比较低。建筑能耗增长原因分析1)既有建筑多达420亿平方米,98%为高能耗建筑。2)房屋建筑量快速增加。随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快,近几年每年新增房屋面积多达15-20亿m2。3)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冬天室温由12℃、16℃提高到18℃,甚至20℃;夏天室温由32℃、30℃,降至28℃
4、、26℃甚至24℃、22℃。对应的采暖和制冷用能不断增加。4)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空调制冷范围已从公共建筑扩展到住宅,愈来愈多的建筑采用空调和采暖设备,使用时间也在逐步延长。5)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许多电器成为一般家庭必备用品,建筑的照明条件也日益改善。建筑节能目标一是新建节能50%的建筑15.92亿m2,节能7030万tce。其中住宅建筑累计13..42亿m2,节能4750万tce(吨标准煤)公共建筑累计2.5亿m2,节能2280tce.二是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要完成5.54亿m2。其中,住宅建筑完成4.8
5、9亿m2,公共建筑0.64亿m2。目前全国既有建筑面积420亿m2,有140亿m2在城市,且绝大部分是不节能的,所以难度很大。三是完成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示范面积1500万m2。“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总节能亿吨标准煤,累计节能建筑面积21.46亿m2。具体包括:建筑节能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EnergySavinginBuilding,直译“建筑节能”,意思是节约能源;第二阶段:EnergyConservationinBuilding,直译“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减少建筑中能量的
6、散失。第三阶段: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直译“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提高利用效率。建筑节能概念的提出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石油危机以后,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在国际上建筑节能的提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我们国家,现仍通称为建筑节能,但指的是第三阶段的含义,即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区别其一,涵盖的范围不一样。建筑节能包括了建筑用能的所有范围。节能建筑是针对建筑物本身的耗热性能提
7、出的概念,自身被包含在建筑节能的范围内。其二,评价指标不同。建筑节能的评价指标是耗煤量材料,单位是kg/标煤。节能建筑是按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并按标准试工建筑的建筑物,评价节能建物的指标是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单位是w/m2.其三,计算方法不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建筑物耗煤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不同。建筑节能的涵义: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有效地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以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省能源的目标。我国的建筑节能策略先易后
8、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严寒、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逐步推进。全省的建筑节能概况在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以工程建设全过程严格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工作重心,完善机构制度、夯实技术平台、强化监督管理,从2005年元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稳步推进,逐步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作框架。但由于目前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还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