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形控制技术探讨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

ID:3989161

大小:212.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6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_第1页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_第2页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_第3页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_第4页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形控制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Vol_19NO.4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第19卷第4期October2002J.of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2正10月文章编号:167I一7872(2002)04—0273—05板形控制技术探讨黄贞益,李胜祗,孙中建,王克非,陈其伟,王萍(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摘要:介绍带钢板形控制技术.比较其特点及应用情况;总结板形控制技术及理论成果;展望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促进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带钢轧机;

2、板形;控制技术中图分类号:TG335文献标识码:BDiscussonprofileandflatnesscontroltechniqueofstripHUANGZhen—yi,LISheng—zhi,SUNZhong-jian,WANGKe—fei,CHENQi—wei,WANGPing(SchoolofMetallurgy&Materials。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Maanshan243002,China)Abstract:Theshapecontroltechniqueisintrodu

3、ced.Anditscharacterandapplicationiscomparedwiththeother.Addition,theshapetechniqueandtheoryissummarized.Expectationtheprofileandflatnessofstripistobede—veloped.Itisprovidedwithreferencefortheresearch.Keywords:striprolling;shape;controltechnique引言板形精度是带钢的一项主要质量指标和决定

4、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汽车、轻工、家电和电气制造等工业用户对板形要求质量的不断提高,板形控制技术已成为带钢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继板厚控制之后世界各国开发研究的又一热点问题。围绕板形控制技术的开发,国际上先后出现了HC,CVC,PC等多种新一代轧机机型。不同机型的同时并存和相互竞争,既表明它们各有所长,也表明板形控制技术目前仍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存在着进一步研究的空间。1板形控制技术热轧带钢的板形对冷轧及热轧后道工序的生产均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热轧带钢板形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已发展了许多提高

5、板形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20世纪50年代以前带钢板形控制主要用磨削轧辊原始凸度的方法来加以控制。由于原始凸度磨削完成后是一固定不变的值,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轧制情况,因此,人们又采用人工控制压下制度和控制轧辊热凸度及合理编制生产计划来弥补其不足。但是这必然会影响轧机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增加编制生产计划的复杂性。20世纪60年代,液压弯辊装置被应用到钢板轧机上,这标志着带钢板形控制进入了新的时期。有了弯辊装置,使带钢板形的在线控制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板宽方向的板厚分布进行调节。20世纪70年代,板形控制逐渐向热轧带

6、钢轧机发展。但是由于板形检测的困难,热带钢轧机上的板形收稿日期:2002—04—03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2kj039)作者简介:黄贞益(1966一),男,安微安庆人,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材料成型工艺与性能控制。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74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焦控制始终没有实现。1972年Et立公司开发的HC轧机(HighCrownControlMill,见图1【】)使板形理论和板形控制技术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1982年SMS公司的CVC技术是在HC轧机的

7、基础上开发的,1974年Et本住友开发了VC辊技术(见图2【2)并在1977年研制成功。板形控制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日本石川岛播磨于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在带钢平直条件下的最佳弯辊力计算,把它作为预设定控制模型,用计算机进行在线控制,这是板形模型控制的雏形。虽然弯辊控制技术比较成熟,而且被公认是控制板形和板凸度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受弯辊力和模图1HC轧机结构示意图型的限制,把它应用到连轧机上去还存在不少问题。后来出现了最优轧制规程和动态负荷分配法生产带钢的板形控制技术。在热连轧机上,起初压下设定模型是采用静

8、态负荷分配的方法,即根据操作经验统计得到负荷分配系数,并将这些系数存于计算机中,控制时直接取用此固定系数。当生产工人发现板形不良,就凭经验对计算机干预,修改各机架负荷分配系数。此法不适图2VC轧辊示意图合于轧制过程经常发生变化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中期,比利时的冶金研究中心(CRM)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