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

ID:39878972

大小:2.8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13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_第1页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_第2页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_第3页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_第4页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号讲稿 企业内部控制陈国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内部控制主讲:陈国庆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助理:程云18610035543目录解读企业内部控制1内部控制的发展2内部控制体系3内部控制开展4内部控制简化5内部控制几种关系处理6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一)标准定义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这个定义反映了某些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个流程,是达到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本身;内部控制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它并不只是政策手册和表格,而是组织中各个级别的人员内部控制为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内部控制通过调整来达到一个或多个单独但又有交叉的目标。1、定义内

2、部控制是一个流程,受企业中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被设计出来为下列各类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①运行的效果性和效率性②财务报表的可靠性③法律法规的遵循性2、基本理解流程人合理保证目标1、核心内容逻辑关系内部控制内部牵制务分离不相容识职责分离程序分段内控评价自我评价内审评价改善控制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二)核心内容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2、关于内部牵制(1)实物牵制—两人以上共事掌管实物工具(2)机械牵制—只有按正确程序才能操作机械(3)体制牵制—通过组织分工、业务分段,实现人事配合。主要做法是设置机构、划分职责(4)簿记牵制—原始凭

3、证与记帐凭证、会计凭证与帐簿、帐簿与会计报表核对的牵制。根本点:增设核对点和平衡点,以加强上下、左右制约。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3、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类型凡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职务交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去承担就容易发生错误或弊端,这两种或两种以上职务就叫做不相容职务。(1)职责分离职责分配中要贯彻职责分离精神。管理职务授权批准作业执行记录计算物资保管检查核对多数属于不相容职务职责分配中不易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职务交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去承担。特别是批准与执行、执行与记录绝对不能由一人承担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2)程序分段业务处理中要贯彻程序分段和各段

4、工作均核对前段工作的精神。业务处理程序计划申请阶段审核批准阶段办理手续阶段实施执行阶段记录登记阶段物资保管阶段帐实核对阶段均属不相容职务每段作业处理过程输入前段转后段全部资料处理1.核对前段作业2.处理本段作业输出1.总结前段与本段作业2.转移后段作业控制1.自动牵制2.稽核检查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到位很重要4、内部控制评价(1)涵义:对照理想的合适的理论模式,对现行内部控制的恰当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和价值评定。(2)目的:检查单位为达到经营目标所付出努力的有效性。(3)内容:1)应该有的是不是都有(应该有的规矩是不是都有)2)应该做的

5、是不是都做到了(应该执行的规矩是不是都执行)(4)方式:自我评价:组织营运单位的管理阶层自我负责、自我评价内审评价—风险评估、可信赖程度评价、薄弱环节评价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三)功能作用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专业部门业务管理监督公司内控监督过去管理现有控制外部机构集团公司监督区别流程显现明晰责权落实制度独立监督控制风险改进优化强调执行1、官方认为:(三)功能作用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2、民间认为:①保护干部②资产安全③信息真实④控制风险二、内部控制的发展1905~1936199719881949~19582005大小早期内控的范围和影响2.内

6、部牵制阶段:保护现金和资产安全及账簿记录的准确性5.内部控制框架阶段:融入了控制环境及控制程序6.一体化控制阶段:形成COSO框架,增加了遵从性目标1、内控活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例如古罗马采取的“双人记帐制度”和我国西周时的周礼审计制度L.R.Dicksee提出内部牵制概念,AICPA接受AICPA颁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提出内部控制结构AICPA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3.内部控制阶段:增加了管理控制以提高经营效率AICPA首次提出内部控制的定义每个阶段并不意味着对前一阶段的否定,而是在其基

7、础上的提升70年代4.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重阶段:二个控制分立和整合不断交替7.与风险管理融合阶段:综合框架八要素靠近风险管理二、内部控制的发展(一)内部控制在美国内部控制思想自古就有,主要是牵制思想从理财渗透到政治、军事、生活之中,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周礼审计制度,古罗马“双人记账制度”等,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普遍看到牵制的行为。1、早期阶段(1900年以前)2、内部牵制阶段(1905—1936)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控制就是指“内部牵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

8、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控制手段包括:实物牵制、物理牵制、分权牵制、会计牵制。3、内部控制阶段(1949—1958)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