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

ID:39856690

大小:819.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3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_第1页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_第2页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_第3页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_第4页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设计探讨丁亚民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03摘要:广州南沙新区定位为国家级新区,是粤港澳合作区国际门户。本文以南沙新区起步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探讨道路交通设计方法;基于交通需求管理理念,对路网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内容、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南沙新区交通运行效率、提升城市风貌和交通环境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词:南沙新区;道路交通;交通设计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背景与概况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

2、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1)范区。先期启动建设的灵山—横沥岛组团为南沙新区的核心区及示范性区域,其建设目标是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基础设施代表着城市建设的基本风貌;道路交通建设作为先行项目,意义重大。二.道路交通设计思路根据灵山

3、-横沥岛组团“区域商业服务中心核心区”的定位,确定交通发展的目标为: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网络,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慢行优先、动静相宜的多元化、生态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交通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基于先进的交通需求管理,运用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科学的SCATS信号控制、交通监控系统和智能诱导系统,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和谐发展,构建安全、畅通、高效、生态、智能的绿色交通体系。三.交通需求管理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促进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动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3.

4、1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南沙新区规划为横沥—灵山岛尖组团、慧谷组团、珠江东组团、龙穴北组团。各组团功能相互补给,同时各组团内土地功能及产业结构基本完善,实现南沙新区的职住平衡及各组团内一定程度上的职住平衡,从而减少南沙对外及各组团间中长距离交通出行需求,缓解主干道路交通压力。根据《广州南沙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30年南沙新区未来交通仅25%为对外出行,75%为内部出行;南沙新区内组团间出行17%,组团内出行83%。3.2TOD土地开发模式通过加强轨道与沿线及站点周边用地的协调开发,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交通枢纽集散

5、,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发展的良性循环。2030年南沙轨道站点500m覆盖范围的建设用地比例将大于70%。从而居民基本可以通过“步行+轨道”的方式完成出行,减少二次交通,降低小汽车出行率。3.3公交及慢行主导的交通出行方式结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建立层次合理、方式多样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适时发展大运量骨干公交,形成骨架公交走廊和项目示范;适度发展公交专用道系统。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保障慢行交通的战略地位;分片连廊,疏密有序的布局慢行网络;优化断面,适应慢交通分流需求;引导示范,重点地区的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结合开发,合理布局建

6、设人行过街设施;合理使用,引导“慢行+公交”组合式出行方式的形成。2030年南沙新区非机动化出行比例将不低于50%;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超过70%;轨道交通在对外客运交通中的分担率在50%以上。四.道路交通设计道路网络是交通出行的载体。在既有规划路网条件下,研究交通组织实现内外交通分离、系统规划交叉口相交方式、研究道路断面合理分配各类交通方式的空间、精细渠化交叉口以获得最优的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设计的重点。4.1交通组织研究片区道路网络由高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道路组成。各级道路功能定位为:高快速路传递长距离

7、过境交通、主干道集散对外交通、次干道集散区内交通、支路构成区域内部微循环系统的路网功能。4-1路网交通规划图4.2交叉口相交形式平面交叉口选型基本按照相交道路等级确定,按交通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展宽信号控制交叉口、不展宽信号控制交叉口、右进右出交叉口、让行交叉口、全无管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形式。4.3道路横断面空间分配主干路:分为交通性主干道及生活性主干道。机非分离,采用绿化带分隔;非机动车专用道与人行道共面,布设树池营造可分可合的慢行空间;可布设公交专用道。生活性主干道非机动车道不得小于2.5m。次干道:机非分离,采用绿化带分隔

8、;非机动车专用道与人行道共面。可布设公交专用道。次干道非机动车道不得小于2.5m。支路:机非分离。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共面时需采用划线或护栏分隔;非机动车可使用人行道行驶。4.4交叉口进口出道渠化设计方法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步骤为:结合路网结构明确交叉口形式及转向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