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37008
大小:641.1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12
《环境影响评价 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1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案例分析5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确定5.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5.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范围一般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为半径的圆或为边长的矩形范围。5.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1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3二、三级评价项目
2、污染源调查内容5.2.1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5.2.1.1污染源调查对象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包括项目的所有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经获得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5.2.1.2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大气污染源可以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资料复用以及实测等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5.2.2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①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②对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按
3、照季节、月份、星期、日或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③对于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消减量等三个数值,并以此计算最终排放量。5.2.2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④点源参数调查清单⑤线源参数调查清单⑥面源参数调查清单⑦体源参数调查清单⑧在考虑由于周围建筑物引起的空气扰动而导致地面局部高浓度的现象时,需要根据所选预测模式的需要,按相应要求的内容调查建筑物下洗参数。⑨颗粒物粒径分布调查清单5.2.3二、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④点源参数调查清单⑤线源参数调查清单
4、⑥面源参数调查清单⑦体源参数调查清单⑧在考虑由于周围建筑物引起的空气扰动而导致地面局部高浓度的现象时,需要根据所选预测模式的需要,按相应要求的内容调查建筑物下洗参数。⑨颗粒物粒径分布调查清单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与原则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与原则5.3.1.1环境空气现有监测资料分析收集监测资料包括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个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和收集近‘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5.3.1.2环境
5、空气现状监测为获得评价项目的详细信息,对大气环境状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还需根据该项目评价的要求制订详细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并进行现场监测。5.3.2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2.1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2)监测时间与频率(3)监测布点①监测点设置数量②监测点位置的设置原则③监测点位置的布设方法(4)监测采样5.3.2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2.2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监测结果应能说明评价区内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各取值时间最大质量浓度值
6、占相应标准质量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等。同时,还应对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5.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与技术要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参数的确定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防治评价区大气污染的措施和建议5.4.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与技术要点①了解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比较各种建设方案对大气环境质量及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②优化项目布局以及对其提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7、,实行总量控制。③从景观生态与人文生态的敏感对象上,预测和评估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影响及出现的频率与风险程度,寻求最佳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对策方案。5.4.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5.4.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接上图5.4.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参数的确定①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应对预测模式中的有关参数进行说明。②在对的预测中,应考虑其化学转化。③在颗粒物的预测中,应考虑重力沉降的影响。5.4.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
8、护距离。一般采用导则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进行计算。5.4.5防治评价区大气污染的措施和建议5.4.5.1污染治理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对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5.4.5.2综合防治措施常用的综合防治措施有绿化措施,改革工艺,改变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区域污染物整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