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

ID:39835227

大小:54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2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_第1页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_第2页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_第3页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建筑专题·项目篇作为对“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的传承创新,项目采用因地制宜设计原则和自主创新关键技术,集上海和国内外之大成,应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大城市”的地域特点,以“节能减排、资源回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为技术目标,展现上海的本土特色、成功经验和最高水平,最终力求形成可供全球城市交流、借鉴、推广的适宜技术体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沪上·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韩继红张颖汪维杨建荣廖琳前言2010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在建筑领域,可诠释

2、为“生态建筑,和自主创新关键技术,集上海和国内外之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而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东道主,上海近年来在资源匮乏、能源短大成,应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大城缺、污染加剧的情况下,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应借本次世博会的机会,展现市”的地域特点,以“节能减排、资源回为实施国家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为技术目标,展有效节能降耗减排的生态建筑领域最高技术水平和最佳实践成果,体现生态建筑让城市现上海的本土特色、成功经验和最高水平,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3、。2004年9月建成并开放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率先提出并全面最终形成可供全球城市交流、借鉴、推广阐释了我国生态建筑核心理念——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并获得的适宜技术体系。了2005年建设部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和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方案体现四个特征:主题延续性,生等多个奖项,称得上是东道主展现“节能环保、以人为本”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最佳实践成果。由上海市建筑科学院总体负责、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进行建筑设计、上海建筑相关领域多个交叉学科团队协同参与的项目组,正是以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4、为母体,在建筑形态和技术应用上进行传承创新,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了上海案例“沪上·生态家”的建筑设计和技术集成方案。理念定位“沪上·生态家”紧扣城市最佳实践区居住建筑案例需求,针对上海作为发展中国家之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大城市代表的地域气候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展文化创意和理念研究,旨在建设一个诠释世博主题、展示最新成果、引领未来发展的智能化生态住宅展项。遵循“天和——节能减排、环境共生,地和—因地制宜、本土特色,人和——以人为本、健康舒适,乐活——健康可持续的价值导向”的主题,在方案的策划和设计中提炼出了“关注

5、节能环保,倡导乐活人生”的全新生态居住理念。作为对既有最佳实践“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的传承创新,采用因地制宜设计原则图1“沪上·生态家”区位图44建设科技绿色建筑态理念的传承和世博主题的呼应;文化地域性,中国上海地域文50378最高等级三星级为设计目标,通过30%前瞻技术研发集化和本土建筑特色;创新自主性,自主创新适宜技术应用和集成成和70%成熟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地形成“节能减排、资源回用、示范;水平先进性,中国上海2010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环境宜居、智能高效”四大技术体系共三十个技术专项,达到建筑综合节能60%、可再

6、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设计能耗值的50%、建筑概况非传统水源利用率60%、固废再生的墙体材料使用率100%、室“沪上·生态家”位于2010年世博会浦西片区城市最佳实践内环境达标率100%等技术指标。专题区北部区块内,东侧紧邻住宅案例门户入口,南侧遥望成都活水“沪上·生态家”强调生态技术的建筑一体化设计,突出十公园案例,与奥登赛案例相邻。北侧、西侧有马德里和伦敦两个大技术亮点:自然通风强化技术、夏热冬冷气候适应性围护结构、案例相邻。项目总建筑面积3001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天然采光和室内LED照明、燃料电池家庭能源中

7、心、PC预制式建筑屋面高度为18.9米。多功能阳台、BIPV非晶硅薄膜光伏发电系统、固废再生轻质内隔·方案充分汲取江南民居的传统文化精髓,提炼了山墙、里墙、生活垃圾资源化、智能集成管理和家庭远程医疗、家用机器弄、老虎窗等上海住宅要素并进行了符号化的展示。趋风避寒、人服务系统等(如图3)。项流水不腐、以土养水、草木葱郁等本土生态手法也在建筑设计中2.“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得到了传承和演绎,例如,通过楼梯井形成竖向拔风,强化过渡为了解决“沪上·生态家”的热、冷和湿问题以及资源再利目季节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南面的景观水体通过生

8、态浮床等技术用需要,建筑的部分外墙将采用长江淤泥砖作为填充墙,建筑外实现水体自然净化,达到生态保持的效果;人行步道采用透水铺墙外立面将采用隔热涂料或隔热砂浆,保温层采用无机保温砂浆,篇地,涵养地表水源;南向模块绿化、西墙爬藤绿化、屋面轻型绿内立面采用相变材料与脱硫石膏复合系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化等立体配置的绿化策略,使建筑物融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