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论文

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论文

ID:39825204

大小:21.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2

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论文_第1页
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论文_第2页
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李鸿章【内容简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这样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李鸿章对中国的发展应该是功大与过的。至少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的现代化上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洋务运动1天生之才1.1绪言:凡成大事者,无不具有旷世之才,但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尽其才,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人。1.2结交恩师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

2、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李鸿章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另一方面这与李的努力是离不开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3湘军幕僚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以广州塾师洪秀全为首的农民,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树旗造反,建号太平天国,军曰太平军,意图推翻清政府,当时清朝的达官贵人和主要支柱绿营兵腐朽不堪,

3、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遂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同治二年(1863年)和三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镇压了捻军,因功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且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1.4组建淮军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曾国藩最后转商于李鸿章,李欣然应命,于是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通过以上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李是一个能善于利用

4、人际关系的人,并且能知人善用,了解民众疾苦之人;第二、李虽为文官却拥有将帅之才,堪称儒将。2远见卓识2.1洋务重臣知不足,则学习,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同治十一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等。

5、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最早的改革开放。2.2建设海军组建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但是,清廷文恬武嬉,内耗众生,户部迭次以经费支绌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退的困境。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总和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

6、人来说,他是卓越的;美国人认为:“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中国人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3遭遇之悲3.1外交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美国人评价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

7、名列前茅的人。“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时作的挽联。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3.2签订不平等条约李鸿章一生签订了许许多多的不平等条约,他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李鸿章虽然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李鸿章

8、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从这里我们应该改变世人对李卖国贼的错误看法,他是一个爱国的人,只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弱国无外交使他也无能为力,而他又充当了满清的替罪羔羊。3.3身后哀荣《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