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ID:39807848

大小:2.34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7-11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1页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2页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3页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4页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知识讲座一、地震基本知识二、怎样识别地震谣传三、家庭防震四、避震要点五、震后救灾地震知识讲座目录地震是怎么回事谈到地震,似乎有点稀罕。其实地震就象台风、暴雨、洪水、火山喷发、海啸、霜冻等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地震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动,一般发生在地表深处,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表振动。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的大小地震的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地震越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一般小于3级的地震属于弱震,人们不易感觉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3级到5级左右地震属于有感地震,不会造成破坏;5级以上地震才有可能造成破坏。目前,世界上最大地震是8.9级。将地

2、震折合成炸药的能量来计算,5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地震震级0123456788.9TNT炸药6320063002×1056.3×1062×1086.3×1092×10116.3×10121.4×1014(Kg)地震的多少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一年约有五百万次。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经常在发生地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很小很小,不用灵敏的仪器便察觉不到。这样的小地震约占一年中地震总数的99%,剩下的那1%,约五万次,才是人们可以感觉。其中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达到强烈破坏程度的平均每年十几次。至于更为强烈的地震,平均每年大约一次。总的规律是越小的

3、地震越多,越大的地震越少。因此并不是一有地震发生,就会造成灾害,绝大多数地震对人类并没有多大影响。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的各级地震次数大致如下表所示地震震级8.0-97.0-7.96.0-6.95.0-5.94.0-4.93.0-3.92.5-2.9〈2.5地震次数1181208006200490001000004850000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世界地震分布图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

4、加,分布比较零散。中国主要地震带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1)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4)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20世纪的中国地震活动中国190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图濮阳和邻区地震带2003年至今濮阳市共发生2.0级以上地震55次,其中3.0级以上地震18次,4.0级以上地震3次.从2003年4月27日4.0级地震到2005年4月27日4.3级地震,2006年4月9日发生4.7级地震,都发生在4月份,震级逐渐增大.2003年以来濮阳市地震活动情况集中

5、地震发生的原因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半径6300多公里地核3400公里内核厚度1200公里外核厚度2200公里地幔厚度2900公里地壳厚度33公里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震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震中:震源正对着的地面;震中距: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震级与烈度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

6、2度地震烈度的划分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震级与烈度对应关系参考表震级2345678>8震中烈度1-234-56-77-89-101112地震前兆宏观前兆:由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微观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发现异常要报告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种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观

7、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地震预报及其发布我国地震预报水平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序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地震预报一般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情况紧急时,可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48小时内的临震警报,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北京地区的地震预报则由国家地震局负责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后,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