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97993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浅析怎样正确对待调皮的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怎样正确对待调皮的孩子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或者是教师的抱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怎么就那么“调皮捣蛋”不让人省心呢?孩子调皮捣蛋好不好,要不要管,现在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种认为,不管还不乱了套;一种认为,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不用管;第三种,应该鼓励并积极引导。“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在幼儿园里,每个班中都有听话孩子和调皮的孩子,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欢,而那些调皮、爱捣蛋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和责怪,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仔细想想不应该是这样
2、,对于这些调皮、爱捣蛋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好胜、好奇,什么都想弄个明白,什么都想试一试,特别愿意干些别人没干过的事来表现一下自己,越是明令不许动的东西,他们的好奇心就会猛增,想来想去,还是非动不可,一动就会捅娄子,会做出成年人认为调皮捣蛋的事情来。其实,关键是如何对待他们的调皮捣蛋。例如孩子拆“毁”了玩具,有的老师视为一种探索精神,有的老师视为“败家子”;上课接“乱插嘴”,有的老师视为违反纪律,有的老师视为一种积极思维的创新精神;在操场多玩一会儿,有的老师对调皮
3、捣蛋的学生经常是批评、训斥,甚至通知家长帮助教育,常常被认为是“后进生”。有的老师认为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应给予鼓励,他们毕竟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做事掌握不好分寸,因此,对待他们的调皮捣蛋应正确评价和积极引导,极力培植他们创新精神的幼芽茁壮成长,我们可以重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教师应多让“调皮幼儿”交往,并适当给予这些幼儿交往技能方面的指导。调皮的孩子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希望通过与别人的交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但本身采取的方法不妥当,所以,容易让别人误认为是“调皮”。其实,若教师能够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就
4、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调皮”现象了。况且,通过交往也有助于他们从别人身上学到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久而久之,也能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另外,教师应适当教给“调皮幼儿”一些交往技能,如:再游戏活动中教幼儿学会谦让、互助等。(二)、多给“调皮幼儿”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中,教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什么事都作不成功。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应该尽
5、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若教师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捣蛋、打闹这些不良的行为来“宣泄”,因此也就显得更加调皮了。(三)、发现、利用“调皮幼儿”的闪光点。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调皮幼儿”当然也不例外。只要教师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曾有人做过调查,有56.15%的“调皮幼儿”在幼儿园常回答问题,76.92%的“调皮幼儿”在家里常向家长提问。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抓住他们的这
6、些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四)、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调皮幼儿”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的“调皮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才是教育“调皮幼儿”的重要对策。如对“活动量大,自制力差”的幼儿,除了满足其正常的要求外,还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担任一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对于霸道的幼儿,则可运用榜样和说服诱导的方法,着重对他们进行礼让教育;对于淘气的幼儿,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因为他们往往是觉得好玩而为之。(五)、给调皮捣蛋的孩子多一点关心我们
7、班有一个孩子,聪明又活泼,长得也不错,适应能力比较强,开学没过几天他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过得很快乐,可是他是我们班中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爱和同伴追闹。经常在老师面会做出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或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争抢玩具或是跟小朋友吵架什么的,每次坏事他总是脱不了身,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有的小朋友甚至害怕和他一起玩。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一时也不知所措,反思了好几天,并且翻阅有关的书籍,决定观察这个孩子,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他那么调皮并不是他的本
8、意,或许他在用这种方式传达着一个信息,一个我们还没接收到的信息――那就是希望别人关心他的信息,只是表达的方式错了而已。其实他还是一个善于交往的孩子,他很要朋友,同时也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更多关注,只是他的交往方式不正确,所以经常会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误解他、打他小报告,而得到老师的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